北京切换
新闻
中国三季度成绩强势逆袭 经济动能转化支撑增长后劲
2020
10/20
09:11

 作者: 祝嫣然

  前三季度GDP增长由负转正!中国宏观经济在二季度“V”型反弹的基础上持续复苏。

  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0.7%。三季度经济增速加速,同比增长4.9%。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逆势上扬的成绩单,在全球范围可谓“一枝独秀”。

  业内分析,工业生产加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由负转正。消费明显回升,预示中国经济疫后复苏已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着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为接下来的四季度及明年经济反弹蓄势。

  固投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

  在同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供需关系逐步改善。不管是从需求、生产,还是从整个市场表现出来的信心和活力等方面来看,今年四季度乃至全年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保持目前的态势。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除三季度普遍保持较高增速的工业生产和出口,内需回暖,特别是消费明显回升,预示中国经济疫后复苏已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或为四季度与2021年中国经济反弹蓄势。接下来出口-制造业投资链条以及居民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有望逐步替代地产、基建投资,成为经济进一步复苏的主要驱动力。

  在总量指标不断恢复的同时,经济结构优化也在进一步深化,展现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9%、4.7%,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8.2%、14.7%,都保持着较快增长速度;服务业实现稳步复苏,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9%、7.0%,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

  这些数据表明,疫情并未改变中国发展动力转换、经济结构优化、发展方式变化的大势,而结构优化为中长期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支撑。

  而伴随经济较快复苏及保就业措施效果显现,三季度多项就业指标出现明显好转,城镇调查失业率从年初最高的6.2%下降至5.4%,城镇新增就业已基本完成年度目标。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对第一财经表示,这是我国经济快速恢复以及各级政府大力稳就业、保就业共同发力的结果。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趋势显现,逐渐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个成绩来之不易。上述指标共同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恢复中,劳动力市场受到的冲击正在逐渐修复。

  尤其是在投资方面,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36530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上半年为下降3.1%。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2%,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上半年为下降2.7%;制造业投资下降6.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2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6%,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9月当月投资增速为7.5%,整体修复速度依然领先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较强。

  其中,在专项债资金拨付使用偏慢、棚改项目、银行补充资本金分流财政资金的叠加影响下,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当月同比增长3.2%,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0%,连续两个月实现正增长。

  经济动能切换至消费拉动

  三季度以来,整体内需恢复的势头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消费需求。

  伍超明表示,从边际变化看,经济复苏动能已经逐步由投资拉动切换至消费拉动,如9月当月投资增速为7.5%,基本与上月持平,修复斜率趋平;消费当月同比增长3.3%,在8月转正的基础上继续提高2.8个百分点,修复斜率向上特征明显。

  刘爱华介绍,三季度当季最终消费支出的拉动点数是1.7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0.6个百分点,和二季度比,最终消费支出是由下拉2.3个百分点提升到了正拉动1.7个百分点,可以说上升了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324亿元,同比下降7.2%;其中三季度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增速比8月份加快2.8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增长。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对第一财经分析,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持续推进,叠加高基数效应褪去,乘用车批发、零售销量增速双双出现大幅上行,汽车消费回暖对社会消费品提振明显。另外,随着疫情形势进一步好转,餐饮消费持续回升,电影市场继续放开,刺激了线下消费市场,对社零增速表现改善有一定提振。

  展望四季度

  就目前来看,随着国内外需求同步改善,中国经济疫后复苏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市场普遍预计,四季度中国经济复苏将会更加明显,GDP增速或达6%以上,全年增速或在2%。宏观政策方面,平衡稳增长、防风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及时有效地化解结构性矛盾、探寻新的增长点,畅通国内大循环。

  展望四季度,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当季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向10%靠拢,消费修复也将稳步推进,出口增速明显回落的可能性不大,预计四季度GDP同比有望升至6.0%的潜在增长水平附近,全年GDP增速将达到2.2%左右。

  关于四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尽管央行已弱化了逆周期调节对冲疫情影响的表述,但货币政策年内直接转向的可能性较低,预计继续维持“稳货币+宽信用”。

  政信投资集团副总裁董峰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以来,央行特别重视支持中小微企业,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积极防范化解潜在金融风险。预计四季度的货币政策依然稳健。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扶持小微企业,让中小微企业获得更多直接融资的方式。目前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还需要一些突破,比如在监管层面,还可以给中小企业融资更大的空间,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还需要创新融资流程。

  近期,一些国际组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反映了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报告称,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而中国经济将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明年将达到8.2%。除IMF外,近期世界银行等多个国际机构也都纷纷上调对我国经济增长预期。

  世界银行近期也发布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2%,比6月初预计的1%上调1个百分点,同时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9%。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1%上调至1.9%,同时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左右。惠誉将中国2020年增长预期由1.2%上调至2.7%,同时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7%。

  从世界各大经济机构和评级机构预测看,各方对疫情阴影下世界经济走势有所差异,但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具有普遍的共识和确定性:全年实现正增长、增长率在2%左右,明年有望反弹至7%以上。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刘晓光认为,国际机构普遍看好我国经济,一方面是基于我国经济实现了强劲反弹;另一方面是基于我国经济在历次应对外部冲击中的出色表现,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宏观调控能力,对未来经济走势充满信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