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前身是全国第 一个国家 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以北大、清华、中科院等著 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依托,规划占地面积217平方公里,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它的发祥地。
海淀园在20余年的发展中,凭借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优势,紧紧抓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性机遇,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在园企业总数突破1万余家,经济总量在全国53个国家 级高新区名列前茅。联想、方正、同方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并开始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2004年4月30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重新挂牌成立,标志着海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了新的生产关系平台,标志着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二次创业”的历史阶段。
三个发展阶段
第 一阶段:自发发展阶段(1978-1987)
此阶段是中关村产生、起步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创新创业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下海创业,柳传志、倪光南、陈春先、纪世瀛等一大批中关村的先行者纷纷冲破体制藩篱,开启了民族创业的先河。二是以代理国外电子产品切入市场,开创“贸工技”创新发展模式,“两海两通”、联想等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三是瞄准国内市场空白,以本土化需求为导向,加强了在计算机、汉化等领域的二次开发,四通的2401打字机、联想的汉卡、方正的激光照排系统等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随之诞生。
第二阶段:规范发展阶段(1988-1998)
这一阶段,政府、科技、社会各界开始高度关注科技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关村已经聚集了众多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多的园区企业通过“贸工技”模式积累了创新资金和实力,创新投入显著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园区企业密切关注全球科技发展动向和新产业动向,新材料、新能源和环境技术产业引入中关村,加上大学、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的转化,中关村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新能源及环境科学、新药物及生物技术四大产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同时“中关村”品牌价值日益凸显,成为我国IT产业的摇篮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高点。北京市政府通过规划“一区多园”,开始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推动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关村对区域的辐射效应逐步扩散。
第三阶段:提升发展阶段(1999-至今)
这一阶段,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各界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认识日渐深入,园区开始步入内涵式提升发展阶段,中关村的创新发展步入新的增长阶段。一系列体制的完善,让适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适宜制度环境逐步形成。园区管理机构深入推进“数字园区”、“一站式服务”、“联合治理”、“随需服务”等服务创新,还通过设立创新基金、实施专利和标准战略、打击盗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活动,营造企业创新的市场环境。同时,通过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建设科技租赁平台、组建产业联盟、技术联盟等形式,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互动的多元创新模式,区域创新逐步向网络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此外,产业发展中的知识要素、创意和创新要素愈发密集,产业分化与融合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软件、高技术服务业等成为园区发展的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