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央行宣布降息当天,北京某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便在微信朋友圈中表示,“这对于普通储户的影响是,存款利率可以上浮50%,存款收益比现在要高。”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则认为,此次降息对于实体经济的意义更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说,降息不仅有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也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也提到,央行此次降息释放出强烈的市场信号,将进一步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实体经济将继续获益
根据此次降息的安排,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可知,4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0.2%,与上月持平,但低于历史同期总体水平,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1%,连续两个月回落,显示国内外市场需求仍显不足。
“降息所带来的融资成本降低,将令一些实体投资项目有利可图,因此对于目前仍处于疲弱的实体经济来说是利好。”赵庆明解释。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持相同观点。“降息跟经济基本面相关。”诸建芳说,“目前我国内外需均较为低迷,通胀较低,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在这种状况下,降息符合预期。”
实际上,降息对贷款利率下行的作用显而易见。以浙江为例,一季度,全省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不含票据贴现和按揭贷款)为7.11%,环比去年四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去年一季度下降0.25个百分点。2月28日降息后,贷款利率明显下降。3月份,全省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4%,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据记者了解,其他地区情况也基本与此类似。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实际利率高企依然是制约我国投资的主要障碍。王勇说,银行利率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上游”和“下游”的关系,引导利率下行将会使得社会融资成本出现下降的可能,之所以用“可能”表述是因为是否下降还要看传导的效果。
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政府于日前强调要提升稳增长力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央行半年内第三次降息,意在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遏制经济下行趋势。
不良压力有望减弱
根据此次降息安排,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
华创证券分析报告认为,从实际影响来看,存款基准利率尽管下降0.25个百分点,但如果活期基准没有变化,且存款上浮区间由1.3倍调整到1.5倍,实际存款利率反而会较降息前提高0.1个百分点。
在采访中,多数专家认为,“银行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压缩”。赵庆明说,此次降息属于对称性降息,银行息差进一步收窄,从银行角度来看,短期内银行经营压力进一步增大。而目前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良贷款“双升”。
银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825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399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39%,较上季末上升0.15个百分点。
赵庆明强调,从长期来看,在降息刺激下,实体经济活跃,信贷需求必然有增加趋势,同时,实体经济活跃也有助于银行信贷质量的好转。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在降息的同时,继续大幅放开存款上限,彰显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决心。
“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较大挑战,但我认为大多数银行对于此次降息及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有预期也有准备。”王勇表示。
事实上,多家银行已将利率市场化作为今年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已采取相关措施积极应对。如建行明确今年将“加快推动传统经营模式向大资产大负债模式转变”,并表示要“把发展规模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其他几家大行也不约而同地将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作为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措施之一。
银行间存款搬家可能性较小
考虑到此前不同银行对于存款利率上浮的程度并不相同,那么此次存款利率浮动空间的扩大,会否使得存款出现搬家呢?
“存款不会出现大面积搬家。”王勇认为,“当前居民财富正在从存款转向金融资产,从收益来看,存款收益吸引力不大,银行间存款搬家的可能性较小。储户存款更看重的是安全性。”
事实情况也正是如此,即便存款利率定价范围扩大,一年期定存最高浮动也仅在3.3%到3.4%之间。
一些研究机构认为,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到顶可能性不大。民生证券表示,实体经济下行,可匹配的高收益资产供给不强,由此判断,银行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意愿也不强。
申万宏源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如果银行用足存款利率上浮比例,降息后的存款利率还高于降息前,当然,在上浮比例为1.3倍时,一些银行就未完全用足上浮空间。因此,中性的预期是,存款利率将基本持平或小幅下降。
王勇认为,可以肯定的是,降息对于不同银行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实力较弱的中小银行来说,贸然调高存款利率,只会加大银行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