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北京工业领航
2015
01/19
14:39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北京工业领航

2013年,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对支撑北京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引领工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营活动的企业943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5.9%。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91.7亿元,比2012年增长12.3%,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5.5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20.3%;实现利润总额256.8亿元,比2012年增长3.3%,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3.5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20%。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

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按营业收入排名依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实现营业收入1735.6亿元,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为44.9%;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03.7亿元、534.1亿元和428.2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15.6%、13.8%和11.1%。

中关村产业园区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

2013年,中关村产业园区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有692家,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企业的73.2%,营业收入3064.4亿元,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79.3%。其中,海淀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720.6亿元,占中关村产业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3.5%;亦庄科技园区1200.6亿元,所占比重为39.2%。

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共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