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北京市将打造人力资源产业总部基地
2014
12/01
14:46

寻求协同发展空间打通京津冀人力资源市场

记者:近期,北京市出台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并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首次纳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措施的具体背景是什么?

董小华:近年来, 北京市初步建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体系,形成一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域和人力资源服务知名品牌。但是本市仍存在着行业规模偏小、市场体系不完善、 服务供给不足、服务产品同质化倾向较重、国际竞争力较弱、扶持政策不足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力资源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为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北京市特别出台了该 《意见》。

《意见》首次明确将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服务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并将制定和组织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空间布局、设施建设、 资金投入、政策保障等内容,以此来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经济贡献率。

北京还将采取积极措施, 打通京津冀人力资源市场, 加强合作,开拓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新空间。

此外,本市还将加快人力资源市场立法工作,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法制化建设, 完善地方标准体系,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降低外资准入门槛提高非公企业比重

记者:有观点认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瑞士德科公司一年的利润,是我国北京、上海两地相关产业利润的总和,导致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相关城市人力资源发展国际化较低。对此您怎么看?北京市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

董小华:首先,我们的人力资源服务业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正处于由服务的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由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 由保障基本服务需求向服务效能提升的“三个转变” 过程之中。 因此, 我们与国际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还有很大差距。其次,我们缺乏国际化的资源、信息、资本、运作模式以及人才。在这些方面,我们都需要与国际接轨,尽快地激发市场活力。

在推进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坚持 “走出去” 和 “请进来”。 北京将实施更加开放的市场准入制度,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力资源跨国机构,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其外资比例从49%放宽至70%, 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最低注册资本金由30万美元下调到12.5万美元。同时,鼓励在本市注册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向世界,在国 (境) 外设立分支机构。北京将搭建政府主导的国际人才交流公共服务平台,拓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重点引进本市急需的国际化高端人才。根据相关条件,北京将给予选聘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奖励。

记者: 《意见》指出,要提高非公企业在人力资源服务业比重。目前,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业中的非公企业在发展中面临哪些困难?在具体工作中将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该想法的落实将对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董小华: 目前, 非公企业已经占到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近70%。 但是非公性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只是在机构数量上占到了服务机构总量的较大比重,发挥作用的程度还不尽如人意。这说明我们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我们的市场需求主体还没有真正到位。因此,我们要鼓励非公经济性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激发市场活力,挖掘市场潜力, 让更多的非公经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市场竞争中逐步提升竞争能力。

《意见》 提出, 要支持非公有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健康发展,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人力资源服务业中的比重,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服务企业,通过各种政策措施, 鼓励他们开发新产品、新技术,鼓励他们兼并、 联合、 重组, 包括吸引外资, 打造一批实力雄厚、 影响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集团。同时,加大政府购买人力资源市场基本公共服务力度,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实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项目,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给予相应补贴。

在税收优惠方面,对经认定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从事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服务机构, 《意见》提出,将按照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有关政策, 按15%减征企业所得税,其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8%的比例, 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北京正在扶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对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 且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将创办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国家和本市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扶持范围。

通过 《意见》的出台, 预计到2020年, 北京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数将达到1600家, 其中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总数达到1200家;行业年营业总收入突破1800亿元,年均增长不低于10%。

以市场运作为主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

记者: 《意见》提出建设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并鼓励相关机构设立人力资源服务研究博士后流动站及创新基地,出台上述措施是基于何种考虑?

董小华:要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有关这个行业发展规律的认识甚至理论应该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人力资源市场领域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 也缺乏理论人才的培养。为此, 《意见》提出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产业园区等建立博士后人才培养基地, 希望能够推动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能够培养研究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人才。

《意见》 还提出, 要加快建设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形成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枢纽型基地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平台。通过实施减免租金、 贷款贴息、政府优先购买服务等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园区,并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进行综合改革试点, 在财政、金融、土地、税费、人力社保及服务模式等方面探索创新, 先行先试。

在学习借鉴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北京准备采取 “以市场运作为主” 的方式, 政府不立项、 不拿地、不投资,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目前已经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就申请建设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达成共识,拟在这一地区筹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

在园区管理与运行模式上, 北京市拟采取政府引导、 社会参与、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管理运行模式,建立园区管理委员会, 保证园区的政策落地和可持续发展。 园区统一设计规划、统一建设招商、 统一物管服务,由产权和建设管理单位投资建设,根据协议提供相关服务。北京市建设园区的主要思想就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市场主导” 的发展建设模式,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有效发挥政府的培育引导作用,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约化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