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北京经济增速一反落后态势 冲刺“高精尖”
2014
11/05
15:02

“今年以来,全国经济增速普遍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进入较长的阵痛期。在这种情况下,北京一反此前几年经济下滑的态势,能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这得益于结构调整优势带来的内在增长动能。”

本报记者 李书娜报道

近日,地方三季度GDP数据陆续公布,其中,北京市经济增速一反落后态势,呈现逆势增长。

已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北京经济增速为7.3%,与一季度的7.1%以及上半年的7.2%相比,呈逐季增长的态势。

对于北京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速,业内一致用了“超预期”来形容。对于超预期经济走势的主要原因,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平等业内专家都将其归结为北京结构调整效应持续释放。

“今年以来,全国经济增速普遍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进入较长的阵痛期。在这种情况下,北京一反此前几年经济下滑的态势,能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这得益于结构调整优势带来的内在增长动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平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2008年以来,北京开始逐步调整产业经济结构。然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北京市经济增速一直处于全国各地方经济增速的末尾。2011、2012、2013年,虽然一直保持在8%左右,但却一直为全国倒数第一、第二。

经济增速处于末尾,但产业结构却开始持续优化。数据显示,目前北京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北京市第二产业比重已经下降到20%左右,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则达到了76.9%。

虽然北京的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在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当传统的工业产业比重下降,优势不再时,它的替代产业是什么?服务业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吗?今年2月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考察北京时给出了方向。

2月下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考察北京时提出,北京一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二要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优化产业特别是工业项目选择,突出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有效控制人口规模,增强区域人口均衡分布,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在这“四个中心”中,不再提“经济中心”。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士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四大中心没提经济中心,不是放弃经济发展,而是放弃发展大而全的经济体系,构建符合首都特点的高精尖经济结构。”

张平也认为,从经济数据上看,北京经济结构的确是在向高精尖产业调整并且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北京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超过一半,达到55%。金融、信息、软件技术等高端产业,增速均达两位数,同比增长均在11%以上。新设投资类、基金类、信息产业类企业数量分别增长86.5%、1.9倍和92.4%。同时,受到金融、信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拉动,整个服务行业增长速度也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为了加快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北京加快对劳动密集型、重污染企业的转移与淘汰。截至9月底,北京市淘汰退出工业污染企业259家、有形市场102家,拆除违法建设1300万平方米。未来燕山石化,以及燕京啤酒(000729,股吧)、现代汽车等工业产业也可能会迁移出北京。

将于本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京港洽谈会也紧紧围绕北京转型发展“高精尖”经济和产业展开,通过与香港在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北京产业质量。

“不仅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都面临着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不同的城市转型的方向不同,北京的产业现状及发展优势决定了北京经济向高精尖产业发展。”张平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