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创新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
2014
11/04
15:12

■本报记者郑金武

不久前,北京市科委副主任伍建民在第十八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指出,北京目前正在积极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体现了北京要积极服务国家创新战略,服务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发展一个最大的新动力是创新。

据介绍,近年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一是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总量的增长非常迅速。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在2009年大约只有394亿元,经过g20工程的推动,到2013年,营业收入达到了11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而且,北京的生物医药销售利润率达到18%,连续十年在全国排名第一。

二是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结构的变化非常明显。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有四个轮子,一个是化学制药,一个是中药制药,一个是生物制药,一个是医疗器械。这四个轮子大约占整个北京医药工业比例,包括营业收入、利润,都占到了93%。整个北京在2013年将近1200亿元的收入里面,医药制造业大约占73%,医药服务业占27%。

三是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非常明显。北京生物医药产业涌现出一批重磅品种、创新产品和龙头企业。对2013年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进行了统计,发现2013年的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以上的重大品种有23个,23个品种里面其中5到10亿元的大约是14个,10亿元以上的9个,体现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成效。

四是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空间一南一北的布局。南边主要包括大兴和亦庄在内的以高端制造业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北边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核心,主要是研发服务和研发创新的基地。同时,这几年来,东边朝阳区也在大力发展医药服务业,为一南一北的高端制造业和研发服务中心提供了支撑。

伍建民表示,g20工程一路走来,非常好地诠释了如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样新的机制。g20工程在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注重发挥人才和团队对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注重发挥政府的资金对于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等五个方面起到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据悉,g20工程即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其中g是英文great的首字母,寓意规模大、贡献大的重点企业,20表示“二八”法则中最重要的20%,寓意以80%的资源支持20%的重点企业。2010年4月23日,为落实“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对接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市启动实施了“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北京市以“g20工程”为抓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选择、聚焦企业、规模发展”的工作思路,建立了高效的统筹工作机制,北京市科委牵头,联合市经信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投促局专门成立g20工作组,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从战略新兴产业向支柱产业发展,实现生物医药产业规模2年翻番,3年过千亿元的一期工程目标。

生物医药产业对于北京在新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或缺,与北京丰富的科技、教育、人才、临床资源紧密相符,具有创新性强、附加值高、从业人员素质高、能耗低、水耗低等特点,是典型的“高精尖”产业,符合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

据悉,g20工程实施以来,北京涌现出一批创新性强、贡献度大的优秀企业和品种,会聚了一批学识广、理念新的科研和管理杰出人才,在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基地建设、科技金融支撑等方面的产出和成效不断显现,为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