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北京污染企业寻求外迁之路何去何从?
2014
05/04
14:52

慧聪涂料网讯:2014年底前将有500家排放不达标的污染企业退出北京,铸造、化工等六大行业也将退出北京。经过治理仍没有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污染企业,如果北京周边省市也不接纳,这些京企将何去何从?

4月16日,央企新兴际华集团、北京丰台区相关负责人在河北邯郸市的现场对接会上宣布,新兴际华下属子公司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将整体从北京丰台区搬迁到邯郸武安。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第一个从北京转移到河北的央企制造业项目。为了这样的项目,河北省一些地区已经虚席以待,但能否最终成行犹未可知。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第一批外迁公司名单已确定,涉及化工、建材、铸造等门类的207家公司,目前名单已经通报给天津、河北等地。

4月9日晚,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便否定了这个传闻,称并未制定外迁企业名单。

根据针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现状、任务、目标、措施提出的具体要求,北京市决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拟在2015年前调整、退出铸造、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传闻中的207家外迁企业名单俱是高污染、高能耗、高耗水的三高企业,对接的河北省和天津市并不乐意接收。

相比经济增长较快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同为沿海的京津冀地区一直受困于没有协调同步发展的现状:经济产业未能协调发展,产业断层明显,资源优势不能互补,名为京津冀地区,实为京津冀困局。分别被首都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和河北钢铁产业所分割。

污染扰民下的京企外迁史

从北京四惠桥到四方桥,现在能看到的是一片片高档住宅区和写字楼,也是交通经常堵塞的地区之一。谁承想到了这里曾经建设了无数的工业企业和林立着的无数烟囱。

首钢建设公司的老职工张加发对记者说,CBD和双井以东在八十年代可是庄稼地和工厂。

根据《朝阳区志工业篇》介绍,曾经的朝阳区逐渐形成了以798艺术区为中心的电子工业区、以双井为中心的机械工业区和以垡头为中心的化学工业区。

到1995年,驻朝阳区中央(部)属工业企业155家,市属工业企业586家,行业20多类,在通惠河南岸,从九龙山、大郊亭直到垡头,以炼焦为主的化学工业区(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在外)基本形成。

其中,北京化工二厂、化工实验厂、合成纤维实验厂、炼焦化学厂、有机化工厂列入现代化大中型企业。全市化工生产12大类,除涂料工业、橡胶工业外,辖域内有试剂工业、助剂工业、染料工业、炼焦化学工业、气体工业、合成树脂工业、基本化学原料、合成纤维工业、化学肥料与农药工业、化学机械与设备工业10大类。

曾经的北京东南郊,是北京工业经济的增长点,也是重污染的高发地。随着城市化进展加快,北京市开始有序的规划使企业大规模地调整搬迁。

北京市工业企业的搬迁工作从1985年开始,搬迁的重点是污染扰民企业。截至到1999年上半年已搬迁企业114家。

1999年至2004年,计划有134家企业(含1999年已批立项的企业)通过转让原址,启动污染扰民搬迁项目,

2000年8月,北京颁布了《北京市三、四环路内工业企业搬迁实施方案》,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规划市中心区内的工业用地比例降至7%,当年就搬迁了三环内20家的污染扰民企业。基本解决了工业企业污染扰民问题。

根据2002年3月制订的《北京奥运行动规划》,2008年之前重点加强冶金、化工、电力、水泥等行业生产污染控制,东南郊化工区和四环路内200家左右污染企业将全部完成调整搬迁工作。特别提出首钢完成减产200万吨钢和结构调整目标。

这一时期的北京,开始大力发展首都经济,并把工业布局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搬迁调整力度,到2008年,要求全面完成四环路以内污染企业的搬迁或淘汰任务。城市四环路以内,除保留少部分清洁型高新技术企业、方便人民生活的都市型工业企业和大企业大集团的总部及研发、销售中心外,主要发展各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商品流通、邮政电信、文化体育等服务业。

《北京奥运行动规划》要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把第三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的主体经济。加快发展突出体现首都资源优势和特点的信息服务及中介服务业、旅游及会展业、科技教育业、文化体育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金融业、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运输邮政业,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经过清理整顿,北京保留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三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2005年2月,中国国务院批准了《关于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此后,首钢陆续停产了5号高炉和2号焦炉。2005年6月30日,燃烧了近半个世纪的5号炼铁高炉熄灭了火焰。

奥运前夕,北京焦化厂和北京化工二厂相继停产。

北京向国际社会做出的三项申奥环保承诺,四项主要污染物都能够达到标准,除去市区的环保治理,北京市还协调周边省市治理环境污染采取和实施了数十个阶段性控制污染措施,完美地完成了一届“绿色奥运”。

而这批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企业原本待在郊区发展,城市化的步伐和因奥运污染转型将它们赶出了市区,留下的尽是老职工的奋斗回忆。

老工业区的转型

根据北京市的规划,这些老工业区的旧址将完善工业遗产保护和转型利用。

时至如今,除北京焦化厂和首钢石景山厂区的未来规划一期工程还没有建成外,京棉二厂已经变身为莱锦创意产业园,由著名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的改造方案,按照新建筑建设方案加固老厂房结构,改造创意工作室,既保留了老厂房最具特色的锯齿形屋顶,又满足了创意企业的要求。

大山子艺术区整合了原718联合厂、774厂、738厂三个主要电子生产企业老厂区。2000年,以798厂等原六厂整合重组的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对这些厂房开始出租,由于部分厂房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包豪斯风格,整个厂区规划有序,建筑风格独特,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前来工作定居。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