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国外创新技术渴望牵手中国,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希望走出去,但因为文化、语言、政策、投资环境等差异,使得双方牵手充满挑战,许多创新项目只能隔海相望。”北京召开2014年国际技术转移大会之际,瀚海智业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王汉光表示,“如何打破地域界限、如何建立信任通道,如何实现中外创新零距离,中外企业创新中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近年来,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指导下,瀚海智业先后在国内外建立了十几个孵化器和科技园区,包括中国首家中美企业创新中心、中加企业创新中心和中德企业创新中心。作为中国首家在海外投资置业,设立科技园区的企业,瀚海开创了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的新模式,实现了国内园区与海外园区的有效对接和项目、技术、专利、人才、资本等优势资源的有效落地,促进全球创新要求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与合理配置。
有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的经济和创新实力提高,众多高科技企业走出国门。但这些企业中有一些刚成长起来,国际化能力不强。通过在海外建立由北京企业设立的高科技园区,可以为这些国内的机构跨洋出海提供一个“跳板”,或者也可以叫做“进行适应性训练”,等“体格”达标了,他们就可以在国际上自由飞翔了。
王汉光介绍说,在瀚海的创新孵化模式中,各专业孵化器侧重开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支持等各类增值服务;企业加速器则提供满足高成长性企业加速发展需要的空间以及金融、投资、市场等个性化服务,帮助企业迅速产业化。这种设置避免了资源重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上下游衔接更紧密。
“要形成品牌效应,引领中国孵化器向更高更远发展,一定要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王汉光说,“未来,我们期望在更多地方投资建园,逐渐建立一个完善的全球孵化的网络,链接海内外的优势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