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北京重整产业结构既要“破”,更要“立”
2014
02/14
14:43

对于北京治理雾霾天气,中央领导已经数度过问。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曾在一次会议上透露,中央领导要求北京坚决完成治理大气污染的任务,否则王市长要“提头来见”。在此压力之下,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北京市的政治任务,恐怕也是本届北京市领导层的最紧迫任务。

根据北京市政府日前发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2014年工作措施”,4月底前,北京市将发布实施本市禁止新建、扩建的工业项目名录,原则上禁止建设钢铁、水泥、焦炭、有色金属冶炼、电解铝、平板玻璃、电石、铁合金、沥青防水卷材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不再建设劳动密集型一般制造业项目。北京市经信委将组织退出高污染企业300家,并完成百家企业污染防治技改工程。燕化公司要完成炼油系统泄漏修复工程,减排挥发性有机物1万吨。

全市将开展200个以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争取在年底完成100家左右,推进不少于50个清洁生产项目。此外,北京市将在8月底完成“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出台《北京市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工业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退出指导目录》,推进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污染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退出。从这些信号看,北京市开始采取大力度的行动,整治和梳理一些“两高”产业,以及一些劳动力密集产业,这必然会带来北京市在产业发展上的重构,相当一批产业和企业可能因此退出北京市。

整治产业这是“破”的过程,不过,在清理一批产业之后,留下的经济空间谁来填补呢?作为一个超级大都市,北京市必须兼顾政治和经济,因此必须考虑培育和发展其他产业来填补经济空缺。在安邦研究团队看来,北京市要“立”的产业,应该在有创意的服务产业领域来寻找,而不是再弄一些制造业进来。实际上,作为全国服务业比重最高的大城市(超过77%),北京市曾经担心经济太“软”,因此过去数年曾经招商引资搞了一些耗能耗水而且占地的制造业,其中一部分结构又成了现在要淘汰的麻烦。奔着“世界城市”目标去的北京市,如何发展可持续的创意产业和相关服务业,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课题。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