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早高峰,京城东六环外的潞城镇却并不喧嚣。反而冬日灰白的阳光,让这里增添了几分空旷。但在规划者的沙盘上,一座座国际级的医疗机构正在这里拔地而起,从大运河畔一直蔓延到潮白河边。
十年后,北京将在这里建设完成15平方公里的国际医疗服务区(以下称“园区”),汇聚数十个国际一流的医院、医学院、研究机构和健康产业项目,有十万人就业,创造500亿业务收入。更为重要的是,一系列社会办医的政策瓶颈有望在园区内突破。
“2014年,一定要实现园区有形项目开工建设,无论是市政基础设施,还是单体项目,都要先有形,要看得见,增加社会对我们的信心。”在谈到2014年的工作设想时,通州区副区长于世疆用了“一定”。
北京对这个园区给予厚望。2014年1月4日,市政府办公厅即以2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推进北京国际医疗服务区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这种针对一个园区出台专项文件的做法尚不多见。
“健康服务业毫无疑问是北京重点发展的产业,需要政府加强引导,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力量参与。这个园区正是由此应运而生。”北京市发改委委员、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说,“市政府出台这个意见,希望突破园区发展的政策瓶颈,也希望为全市健康服务业发展和社会办医推进积累经验。”
这意味着园区是北京健康产业谋篇布局的撬动支点。
北京有着庞大的医疗服务市场、极为多样的市场需求,以及优质、丰富的医疗资源,早已成为各方纷纷瞄准的城市。包括国际医疗机构、本土民营医院、社会资本,甚至公立医院,都在这里谨慎地谋划和实施着各自的布局。
一幅新的北京健康产业版图,正在徐徐展开。
所有人都希望在未来8万亿的健康产业中占得一席之地。不过,一切的一切还是需要从克服政策的障碍开始。
高端,一定要高端
公立医院特需专科与社会资本合作
“一定要奠定高端、国际一流的定位,确保首批入园的项目具有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水平。”于世疆突出强调了园区“高端、国际一流”的定位。
“高端”是园区筹建之日起,便已确定的鲜明定位。意见更是明确提出“支持高端技术在园区转化利用、高端人才在园区执业发展、高端服务在园区集聚发展”。
与同样定位高端但以现代医疗服务业和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不同,北京则支持园区“医、教、研、养、康”五位一体集群发展,更侧重于健康服务业。
“北京是一个高端医疗资源极为密集的地方,可以说是全国高端医疗资源最为密集的地方。社会资本办医从高端医疗办起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说。
按照园区的规划,中期将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医疗机构169万平方米,教学机构40万平方米,研究机构56万平方米;远期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部15平方公里的建设,预计实现医疗业务收入500亿,拉动GDP200亿以上。
据负责园区开发建设的北京宾美希国际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已有5家机构确定了清晰的入园计划,包括北大国际肿瘤医院、北京国际医学中心、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泰和诚国际医院和信诺佰世医学检验等。
不过到园区考察、表达合作意向的机构则不止于此,包括北美中华医学会、载德国际康复医院、SK集团、IMG集团等医疗、养老、康复机构在过去的一年中,都曾先后到园区进行考察。
但问题是,国内没有建设类似园区的经验,对于什么是“高端”、建设什么样的“高端”缺乏参考。
“为了确保入园项目的高端性,同时遏制投资机构圈地的冲动,园区聘请第三方机构设置了三道评审程序,包括项目审查、入园标准和节地审查。”李明璋说。
项目审查,主要由国内外医学专家对入园项目的技术进行评定,即是否属于先进技术;入园标准,则主要确定入园企业高端医疗机构的建设标准;节地审查,则是对入园项目的合理用地面积进行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除社会资本外,意见中还特别提到“鼓励具有学科优势的公立医疗机构特需专科与社会资本合作在园区发展。”
“社会办医机构参差不齐,在目前公立医疗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促进社会办医机构规范、高端起步,符合社会办医机构发展的需求。”北京市医改办负责社会办医的处长隆学文说,“双方的合作其实是共赢。”
2号文的“北京态度”
进一步为社会办医政策的落地积累经验
“意见出台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对文件和相关政策解读进行了认真学习研究,并将结果报送给了集团董事会。”一家大型民营专科医疗集团的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意见所引起的重视是可以预见的。不仅因为园区本身“社会办医试点园区和医疗健康服务业示范区”的定位,而且更重要的是,意见的出台是北京市为推动社会办医所作的一次更具针对性的努力。
“2012年出台京18条社会办医政策,当时的考虑是,尽量给社会办医提供能操作、能落地的具体政策。政策出台以后反响很好,但客观地讲,落地还是有难度。”韩晓芳说,“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园区试点,进一步为社会办医政策的落地积累经验。”
意见共提出十一条试点政策,这些政策的提出是基于之前一年很长时间的调研,尤其是园区建设前期所反映出来的政策需求。
据参与园区建设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有些外资医疗机构希望放宽合资合作的条件,或者允许独资经营;有些社会资本希望能够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和筹建登记,以节约办医成本和缩短前期工作时间;有些医疗机构希望能够更自主地采购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以实现园区高端、国际化的功能定位,等。
在新出台的意见当中,对有些政策需求已经做了明确回应。
如区域卫生规划为园区医疗项目预留空间,医疗机构配置额度甚至向园区倾斜;在园区设立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和筹建登记;对园区内非营利社会办医项目符合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的,可给予资金补助。
不过,限于中央和地方事权的划分,有些领域的政策无法在地方层面上突破。但意见却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了颇为积极的姿态,在三项政策中明确表态“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
这三项政策分别是放宽中外合资医疗机构的股权比例限制,降低投资总额标准,延长投资年限,试点外资独资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在职医师或专家团队到园区举办独立诊所等医疗机构;放宽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审批条件。
就在北京市2号文印发前几天,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和卫生计生委等四部委联合发文,将北京市通州区确定为社会办医国家联系点。
“这个试点意味着,国家相关部门将紧密跟踪园区试点情况、社会办医政策落地情况,以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协调解决的政策,而且还将根据我们的需要帮助协调政策障碍。”隆学文称。
社会资本争夺北京市场
集中于脑科、口腔科、眼科、肿瘤、妇产科等专科领域
“社会办医本身就有各个层次,包括诊所、医院等,高端国际化固然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通州这个项目可以这样定位,但整个社会办医并不局限在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说。
实际上,各路资本布局北京医疗市场的版图已出现轮廓。
从地域分布的角度看,海淀区有三博脑科医院、宝岛妇产医院、北京市道培医院等;朝阳区有和睦家、爱尔眼科医院等;西城区有北京博爱眼科医院、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等;东城区有北京华都中医医院等。此外,在丰台、石景山、大兴、昌平等区,也已经有不少民营医院落地。
总体而言,社会办医主要集中于脑科、口腔科、骨科、眼科、肿瘤、妇产等专科领域。
“公立医院大多呈现‘小专科,大综合’的特点,为了能够与公立医院展开竞争,北京市多数社会办医疗机构以专科切入医疗服务市场,向专科化、专病化发展,形成‘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一位长期关注北京医改的学者对记者表示。
依托北京的医疗服务市场,目前已经有一批社会资本办医的品牌汇聚于此。
参与公立医院改制而成功上市的第一家医院股凤凰医疗集团,中国第一家IPO上市的医疗机构和最大规模的眼科医疗机构爱尔眼科,北京市首批三级专科民营医保定点医院三博脑科医院,中国境内第一家外资综合性医疗机构和睦家医院等。
在2014年内,又可能有两家社会资本举办或参与管理的“航母级”医疗机构,加入北京医疗服务市场当中,即北大国际医院和清华长庚医院。
北大国际医院由方正集团和北京大学共同投资兴建,定位非营利性综合医疗机构,床位数1800张。在经过了长达15年漫长的筹建过程后,北大国际医院预计于2014年底试运行。
清华长庚医院则是一期建设规模床位1000张的综合性公立医院,医院预计将于2014年正式运行。“目前,医院建筑已基本完工,今年4月份人员架构将确定,6月份医疗设备将全部到位。”医院CEO助理杨长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尽管已经有知名的民营医院出现,但总体上民营医院的规模和服务能力仍然弱小。从规模上来看,北京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100张以上的较少。
缺乏有竞争力的民营医院,无法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最终导致难以形成有序竞争的医疗市场。
民营“突围”战
集团化或成杀手锏
新医改多年以来鼓励社会办医,正是试图改变公立医院“一家独大”的格局。
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不少民营医疗机构在尝试通过集团化、连锁经营的方式做大做强。
“医院集团化这一模式有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院长李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医院的集团化有利于克服因条块分割所带来的资源相对不足与资源浪费共存的现象,也有利于学术的创新与发展。”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眼科医疗机构,爱尔眼科旗下已有40余家专业眼科医院,并创造了“三级连锁”的发展模式,即一级医院在全国中心城市设置、二级医院在一般省会城市设置、三级医院在地级城市设置。
同样有集团化发展计划的,还有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据医院院长张阳透露,医院计划通过新建、并购、托管等方式发展外埠医院,实施集团化运作,将三博打造成为全国连锁经营的知名医疗品牌。
“民营医疗机构向集团化、连锁化发展是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格局下的趋势,这样的做法是不错的。”朱恒鹏说,“但在现有行政体系下,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集团化如何在各地获得牌照恐怕会遇到障碍。”
国务院在促进健康服务业的意见中提到,对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如果这项政策能落到实处,对民营医疗机构的集团化发展是很有利的。”朱恒鹏说。
同时,接受记者采访的学者和民营医院人士都提到,人才是民营医院发展更大的瓶颈。医生多点执业政策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在实践中仍有颇多问题。
“比如在我们医院集团内部两家医院之间的医生流动,算不算是多点执业?如果集团内的医生能够自由流动,这对资源共享、集约化管理是非常有益的。”张阳说。
不过,在蔡江南看来,对于大多数民营医院而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尚是当务之急,集团化、连锁化仍显得比较遥远。
公立医院“谋变”
形成一个新的五环医疗带
作为长期占据我国医疗市场主体地位的公立医院,任何变化都将对整个医疗市场格局产生影响。值得关注的是,近年北京公立医疗机构的布局已悄然调整。
2012年,北京市官方曾在两会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北京将进行医疗资源布局结构调整。核心区资源将向外扩散,城区将不再新建大医院,都将选址郊区。在环五环左右的位置布局一个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带。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这个新的五环医疗带上,将包括10个远郊区县的11个区域医疗中心,由北京市11所大型三甲医院提供对口支援;同时,这个医疗带还有10家新建、外迁以及办分院的大医院。
医疗资源布局的调整与北京市城市发展的趋势密切相关,而对这些大型三甲医院而言,最大的收益则是充足的发展空间。
比如新址选在丰台区花乡的天坛医院,新院建筑面积将达到35万平方米,是现有面积的近4倍;总体设计床位达到1650张,比现有床位增加了500张。
空间的扩大,为公立医院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北京地坛医院是已经完成搬迁的三甲医院。新址是原址面积的两倍多。在此基础上,地坛医院正在从以传染病、肝病为特长的医院,向综合医院转型。
不过,公立医院对于外迁也有担忧。
“如果搬到比较远的郊区,患者是否还愿意跑那么远去看病。”一位来自正计划外迁医院的人士曾向记者表达担忧。这种问题也不仅发生在患者方面。有公立医院的院长曾向记者感叹,究竟哪个科室搬到分院也非常难以协调。
多方面因素的存在,使公立医院外迁的进展缓慢。与此同时,另一项将影响公立医疗资源格局的尝试也开始在北京实行:公立医院之间的托管。
之前,广安门中医院托管大兴区中医院,东直门医院托管通州区中医院。2013年7月,北京相继启动了两家“公立医院托管”试点。通州新华医院和顺义中医医院,分别由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中医医院托管。
试点启动之时,来自北京市医改办、卫生局、医管局的主要负责人均表示,此项探索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不过,当这些规模扩大、服务能力升级的公立医院步入正轨之时,民营医院恐怕将面临更加强大的对手,以及可能更为狭小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