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北京人大代表建议出产业负面清单 禁低端产业进京
2013
12/20
14:07

昨天(19日)下午,北京市人大代表在人代会前与“一府两院”负责同志座谈。就北京目前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问题,副市长陈刚表示,结构调整,产业从低端到高端,是破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

北京市人大代表李其军发言表示,北京的生态系统已到了极限。“前几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非常明确提出要求,对大城市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对于大城市开发边界要划分。同时还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要求,要把大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青山绿水留给我们的城市居民。”

李其军代表坦言,北京以弹丸之地,无法承受无边界的人口之重,资源环境的问题,生态承载力的问题都达到了极限,现在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他建议,北京应该围绕服务、职能定位,控制和疏解人口,提高低端产业的门槛,制定北京产业的负面清单,禁止其进入北京。同时,他建议规范小理发店、小废品收购店,规范地下室、简易房、群租房屋,“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市场的办法来控制人口,行政命令可能不是太适合。”市人大代表段淑珍也建议,能否选择一些地方,进行旅馆式的模式统一出租、统一管理。这样既解决了社会上管理的压力,同时也减少了出租房屋的安全隐患。

陈刚称,伦敦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候一年新增七万多人,纽约在城镇化最快的时候一年新增十万人,东京一年新增达到二十万人。“我们现在一年新增六七十万人,持续这么增加,不到十年就会再造一个北京城。”陈刚说,“为什么增这么多人?往背后追,就是低端的三产、制造业大量吸引人,使这个城市不堪重负,水、交通、管理跟不上。”

代表声音

东西城小商品市场低端人口20万

王维平代表说,像天意这样的小商品市场东城有44个,西城是90个,人口20万人。这些小市场处在核心地区,低端就业人口和世界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不匹配,很多居民反应比较强烈。“东西城区政府好不容易疏解出去十多万户籍人口,但是被这20多万低端就业人口充斥了。小市场平均一个摊位6个人。”他认为这与首都的规划性质不符,另外消防隐患非常严重,比如说天意后面几次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进不去。此外,人货混居还有治安问题、扰民问题等。

项目经费支出伴随巨大的行政成本

北京市人大代表李寿梅发言指出,本市高等教育拨款构成中,项目经费比例过大,大量的项目支出伴随着巨大的行政成本,甚至有个别部门为了大量的专款如何执行而发愁。

她表示,大量的项目经费不能及时被执行,给社会造成了教育经费投资过多的假象。她表示,市属高校的高等教育投资远远不够,北京市高等教育的生均设备总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而生均校舍面积却只是一半。她建议解决这个问题,把现有的投资适当调整整合。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