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新进程,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篇章。以思想作帆、以奋斗为桨,首都北京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矢志探索、树立标杆,在全面扩大开放的大势中率先出征、做好表率。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即日起,北京日报推出“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专栏,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创新、大城之治、接诉即办、生态文明等篇章,徐徐展开精彩厚重的“北京答卷”,展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都担当。敬请关注。
从共修一条路、一座桥,到携手培育一条产业链,再到联合打响“蓝天保卫战”……21万平方公里的京畿大地上,过去三省市“单打独斗”升级为“联合行动”。
十年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场锻造新的区域发展增长极的深刻变革徐徐展开。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北京以减量发展的巨大勇气扛起了协同发展的首都责任。打破“一亩三分地”的藩篱,克服传统惯性思维束缚,北京在瘦身提质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携手津冀共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打破藩篱 北京“驶”出第一步
京通快速路与双桥东路路口,地下31米,一座与众不同的地铁车站显露雏形。车站280多米长,规模远超一般车站。
这是建设中的地铁22号线管庄站。作为北京第一条“驶”入河北的地铁线,22号线将廊坊北三县揽入地铁运营版图。“想要短时间内跨省通行,车要跑得快。”建设方京投轨道所属快轨公司安全生产一部部长姜瑞军说,22号线专门选择了车型更大、速度更快的市域快轨列车,车站规模也就更大。
北三县与通州一河之隔,两地往来日趋紧密,延长北京地铁至此的呼声由来已久。但地铁穿河的最大难点不是技术上的“硬联通”,而是打破行政区划分隔的“软联通”。
22号线是北京地铁第一次“驶”入河北。一条地铁跨越两地,规划、投资、建设、运营都面临全新的挑战。北京和河北谁来投资?建设前的各种审批应该找哪边?未来如何运营?一长串的问号等着两地共同作答。
2021年春,两地与地铁相关的各部门齐聚通州,共同对这一条地铁线进行会商,大家想出的办法比问题多:针对投资,京冀创新性地按约定比例设立合资公司,主导项目建设;北京在地铁建设方面更有经验,全线技术审查由北京统筹,具体规划等行政审批由各属地负责;三河市设置工作协调机构,专门负责协调及相关手续办理,避免建设单位频繁往返于北京和河北之间。在双方推动下,22号线迅速开工,今年年底将完成约50%的工程量。
协同发展,就是以改革的力量持续破除“一亩三分地”藩篱的过程。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年间,三地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持续强化,2023年京津冀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较2014年下降57.3%,由“持续向好”向“蓝天常见”转变;公共服务合作深化拓展,累计成立15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联盟),组建24个京津冀高校联盟;全面取消三地异地就医备案,99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共同推进京津冀“一卡通”建设,加快实现三地社保卡跨省通用、一卡多用……
啃硬骨头 营商一体化提速
“压根儿就没出北京!”一个月前,河北圣睿文化传媒公司从廊坊迁入通州区,经办人王兰燕原以为需要多次往返两地。但没想到,她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就把所有手续给办妥了。
如果按照之前的办事流程,这家企业从外地迁入的审批要先在通州申请,再跑回廊坊办理迁出,最后再来通州办迁入。“企业来回来去跑腿,一个很小的事都得办好几天,太不划算。”三地往来越来越频繁,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营商环境处处长陈新发现,企业“跨省办”的需求越来越大。
但“跨省通办”最难破解的就是各地办理标准不统一。同一个事,在北京、天津和河北各个地级市办理时所需的材料、流程都不同,审批窗口的工作人员也不懂其他城市的规则。
“跨省通办的关键是把‘最小颗粒度’对齐了!”陈新的比喻很形象。其实就是把审批事项办理的各种情形都细化出来,形成规范。这样一来,跨省通办时,窗口办事人员或智能终端机都能根据不同情形,逐一找到合适的办理流程。
这“颗粒度”需细化到什么程度?以看似简单的结婚登记为例,实际存在着两位京籍结婚、一位京籍与一位非京籍结婚等20多种情形,每个情形办理时所需要的流程、材料都得明晰。“天津与河北的政务服务中心加入了我们的朋友圈,都得按照这样的标准对齐‘最小颗粒度’,才打下通办的基础。”有时候对方搞不定,陈新会派人过去帮忙梳理;为了让企业办事更流畅,各地窗口办事员会定期找他来培训。
如今,城市副中心3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廊坊北三县的294项高频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已纳入“区域通办”。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北三县均设置一体化办事大厅,政务服务深度共融互通。
协同的脚步中,京津冀厚植营商“沃土”,共育发展“繁花”:简化企业跨区域迁移手续,实现了迁入、迁出调档和经营场所变更登记“一窗受理、同步审核、限时办结”;跨省(市)涉税事项迁移,办理时间由20天左右压缩至1个小时;监管执法高效协作水平进一步提高,115项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职权统一;京津冀自贸试验区推出5批203项“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第一批资质资格互认清单落地,涉及人力资源、建筑等165项从业资质资格。
疏通堵点 产业链三地延伸
如果说高速断头路打通、轨道交通联通、政务服务通办是协同发展的明线,那破除限制让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起来,锻造出更强大的创新链、产业链,则是暗线。
河北张家口,3万多平方米生产制造基地里,国内首条万台级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线轰鸣运转。北京企业亿华通科技研发的最新成果,在这里刚下线就被送往各大整车厂。
燃料电池发动机是氢能车的心脏,其中的空气压缩机则是让心脏蓬勃跳动的肺。5年前,这一核心零部件主要依靠进口,一台成本就高达几十万元。“我们是链主企业,自然要整合上下游资源,协同三地企业全面打通产业链。”北京亿华通常务副总经理于民回忆,当看到空压机的卡点,该公司与河北金士顿联手,选择了当时国际上并不看好的新技术路线展开攻关,研发成功后带动成本下降到几千元,性能也大幅提升。
看到了京津冀氢能产业充分互补的资源禀赋,相关企业不断集聚。北京拥有雄厚的研发创新实力,天津在燃料电池汽车标准及检测等方面具有优势,河北可再生能源丰富、拥有重型物资运输需求。“京津冀的资源流动起来,以各自的优势发展氢能产业链上的不同节点。”于民说,三地分工协作、相互融合、各有侧重,造就了“1+1+1>3”的区域发展优势。
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三地频频发力,以改革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去年,京津冀联合绘制6条产业链图谱,首次聚“链”联合招商,从过去单打独斗的“三国演义”变为联合作战的“桃园三结义”。
突破卡点、打通堵点,创新与产业的合作如车流人流一样愈发活跃。2023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748.7亿元、同比增长109.8%;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已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累计注册企业超5000家、1500家。
十年,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生机勃勃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已然浮现。当协同发展迈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改革将不断激发区域的活力,构筑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曹政
流程编辑:u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