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北京经开区拥有3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2
08/22
15:2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宁 尹希宁)柔软的机械“手指”可以夹起不规则物体,高精密减速机带动机械臂360度自由旋转、国产膝关节手术机器人开展远程诊疗……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18日-21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举行,北京经开区12家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企业打造的多个机器人应用场景纷纷亮相。

“自世界机器人大会落户北京经开区以来,截至目前,经开区有60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量占北京比重位居第一,企业数量翻6倍以上。”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今年的机器人大会现场,SRT软体机器人携带自主研发的柔性末端执行器亮相。柔性末端执行器是一类新型末端夹具,能够温柔无损地抓取工件,具有极高的自适应性,同一夹具可抓取不同尺寸、形状和重量的工件。

据介绍,通过多年的孵化培育,目前,北京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中,共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其中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企业占一半以上。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一区”,近年来,北京经开区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主动对接三大科学城。5年来,承载“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00余项。

北京经开区聚焦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在整机、系统集成和核心零部件上不断突破,以自主研发实现核心零部件技术突破是一个重要着力点。

一个只有15厘米的“小零件”,却占到了机器人总成本的1/3,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心脏”,高精密减速器一直以来依赖国外进口。但在“三城一区”科技创新主平台的推动下,来自北京经开区的一家企业智同科技通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北京工业大学开展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推动减速机国产替代进程,在精度、寿命等方面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有了这颗“心脏”,在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企业展出的准双曲面机械臂显得格外灵活。

2021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报告,“十三五”期间,我国发布285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其中北京经开区贡献超1/3,成为智能制造国家标准制定的主力军。

北京亦庄,安川首钢新能源电池盒机器人智能生产线亮相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宁/摄)

新能源电池盒机器人智能生产线,SMC协作机器人用气爪单元、吸盘、磁力吸附单元,京东物流的无人车和无人机……自机器人大会落户北京经开区以来,越来越多的亮眼产品惊艳亮相并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说,经开区已经形成全周期政策扶持体系,围绕着人才、技术、市场开拓、空间保障等多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礼包,制定实施了科创20条等优惠政策,每年设立20亿元人才创新专项资金等。

刘力表示,到2025年,经开区将再添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800亿元,工业总产值将突破8000亿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