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2025年北京数字人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培育头部数字人企业
2022
08/09
11:18

对于消费者来说,很多提供服务的人其实变成了虚拟数字员工。试想,当你走进网点,贴心接待你的可能是一个为你定制的数字人,他了解你的需求,可以和你交流,能互动交流、语音导航、介绍产品、引导业务、辅助业务办理……

另外,中关村科金相关人员也说到,除了网点数字人,中关村科金还提供App端的“数字云柜员”,可提供7×24小时自助式的银行服务,如自助理财、自助面签等。

“数字人最大的特点是可塑性强,能够根据用户偏好来定制形象和声音,而金融业叠加了人工智能,能够减少人工客服的主观情绪影响,在客户服务上,无论是观感、听觉上,还是礼节应对上,都比真人更加优秀。”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评价道,不过,数字人也要注意“副作用”,很多消费者还是会喜欢真人,因此在数字人后台,人工智能和真人也要分担不同的角色。

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所谓“数字人”,是指数字形态的拟人应用。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以数字人产业为牵引,夯实底层技术支撑能力,验证产业发展模式,以点带面,促进互联网3.0产业整体发展。

行动计划也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数字人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将培育1-2家营收超50亿元的头部数字人企业、10家营收超10亿元的重点数字人企业。在云端渲染、交互驱动、智能计算、数据开放、数字资产流通等领域打造5家以上共性技术平台。在文旅、金融、政务等领域培育20个数字人应用标杆项目。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数字人发展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科技赋能进行前瞻性布局的一种重要体现,目前主要在机构客户服务场景中发挥作用,未来也可能在产品及业务销售、辅助风控领域等场景产生更为深远的价值。

另在风险保障上,行动计划提到,将探索多层次风险防控机制。督促数字人企业做好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加强信息内容安全管理,落实信息内容服务主体责任。推动数字人相关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和发展,防范和打击利用数字人开展的金融欺诈、非法集资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探索数字人人文伦理仲裁机制,倡导行业协会参与数字人行业规范。加强对数字人金融、科技、社会伦理风险研究,探索形成法律、市场、代码架构和社会规范相结合的多元规制路径。

对于还在数字人探索期的金融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则建议,从金融机构角度看,后续完善数字人产品至少还需要在几方面共同发力,一是借助生物识别技术、自然语言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使数字人在外在形态、行为逻辑上与真人达成合理的相似度,二是借助物联网技术使数字人技术与终端设备和软硬件的升级改造更加协调、适配,三是在数字人与用户交互过程中做好风险识别和处置,既不能放过“坏人”,也不能因为验证方式的局限和算法偏差而误伤“好人”。

(记者 刘四红)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