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替代人手去工作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工业自动化生产“最后一厘米”的难题;仅用10天便开发出奥密克戎变异株重组蛋白全系列产品;七年磨一剑,填补我国主机安全防护为“零”的空白……
这些都彰显了北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硬核实力。市经信局近日对外披露,截至目前,本市已培育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70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41家。本市“专精特新”企业中,近六成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产业领域,超七成属于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领域。
构建“专精特新”梯队培育体系
7年多,300万行自研代码、300个版本、600万台核心服务器安全防护,一家名为青藤云安全的中小企业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主机植入安全检测系统,通过在主机上部署探针,帮助用户构建起集预测、防御、监控、响应于一体的自适应安全闭环。”青藤云安全公司创始人张福说。
主机安全防护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青藤万相”主机自适应安全平台,经过一次次迭代,填补了我国主机安全防护为“零”的空白。
这是北京数千家“专精特新”企业的缩影。“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创新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是中小企业的“硬核”部分。
“北京市的‘专精特新’企业近六成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产业领域,超七成属于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领域,这些企业总体上经营表现优异、创新能力显著,为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有力支撑。”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已构建“专精特新”企业“金字塔形”梯队培育体系,形成滚动发展、梯队培养格局。截至目前,本市已培育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70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4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7家,单项冠军38家,隐形冠军20家。
精准服务打造一揽子专属政策
今年以来,“专精特新”成为被反复提及的热词。创新力量最为蓬勃的北京,如何更好地支持和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本市从政策、服务、资金、创新、环境等方面构建‘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全面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已经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量身打造涵盖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产业链配套、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上市服务、融资需求等的一揽子专属政策,制定形成64项任务清单。
值得一提的是,“专精特新”企业也纳入市、区“服务包”机制,按照“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原则,及时掌握并推动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具体到服务上,专业服务机构可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专属服务产品,目前已上线产品137款;一批工业互联网优秀服务商、数字化标杆企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免费开展智能化绿色化诊断;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实现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成为“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
“本市已有107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入库‘小巨人’企业技术成果产业化、产业链配套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提升等项目共计60项。”相关负责人说。
为北交所贡献超1/8上市企业
北京的“专精特新”企业聚焦高精尖领域,意味着这些企业需要更高的资金投入、更强的研发力量。
去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登上北交所的舞台,获得上市融资的新渠道。
“北京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拟上市服务库,发挥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作用,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晋层、挂牌和储备‘四大工程’,畅通企业上市渠道,已为北交所贡献了超过八分之一的上市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本市还实施中小企业“畅融工程”,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信贷绿色通道,联合六家金融机构推出“专精特新贷”,截至2022年3月底,一年期以下产品累计放款1336笔,金额50亿元,平均利率低至3.6%。同时,本市还正在研究为企业量身定制“专精特新保、专精特新险”的金融服务产品。
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经信局将进一步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发现和培育机制,加强精准服务、加大资金支持、强化信贷融资、做好上市培育,引导企业聚焦创新,沿着硬科技、专业化方向发展,真正实现“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企业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