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珂
2月23日,在“第四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交流活动”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劲松表示,北京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和资本市场发展,将进一步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叠加优势,推动更多资本市场重大改革措施在京先行先试,着力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张劲松表示,过去一年,共有73家北京企业登陆全球资本市场,其中有39家在A股市场上市。截至去年底,北京A股上市企业已增至424家,总市值20.14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一。随着资本市场各项基础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在京上市企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红在会上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优势,以资本市场功能提升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北京资本市场发展和企业上市工作呈现新特点、新优势:
一是资本市场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所在地,也是众多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平台所在地。在京持牌法人金融机构超过900家,金融资产总量超过180万亿元,占全国一半以上,管理资金规模全国第一。北交所成立后,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功能更加完备。丰富的机构投资者群体,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为北京资本市场发展和生态构建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二是资本市场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北京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政策叠加优势的城市。“两区”建设中金融领域承担102项改革任务,多项涉及资本市场开放和制度创新。“两区”建设一年多以来,高盛、瑞银、瑞士信贷等增持在京合资证券公司股比,从参股变为控股;大和证券、橡树资本等外资证券期货基金类机构在京新设。北京率先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率先开展QDLP试点,优化提升原有QFLP试点,为企业开展跨境直接投融资创造极大便利,北京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是资本市场活力充分激发。北京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众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多年保持全国最高水平。随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和北交所的设立,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迎来了更多登陆资本市场的机会。近年来北京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连创历史新高。2021年全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79家,城市排名第一,首发融资总额突破3000亿元,居全国首位。2021年境内A股前3大IPO、港股市场前3大IPO、美股市场前4大IPO项目中的3个均由北京创造。
四是企业上市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近年来,深入挖掘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形成分梯队、分行业的企业上市储备库。对每家重点拟上市企业配备市区服务双管家,做好上市培育和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上市各类问题。打造上市“钻石工程”培育品牌,形成常态化辅导培训机制,2021年开展培训讲座、沙龙座谈、走进交易所、业绩说明会、专项走访等系列活动共计300余场次,重点服务企业2000余家。
下一步,李文红表示,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用好北交所,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完善资本市场发展生态。持续推进落实首都金融领域开放举措,不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营造更加完善、更具活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格局。三是加强机制建设,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可获得性。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