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北京经开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实在便利促企业项目落地达产
2021
05/17
11:11

  最近,一条“征集令”在北京经开区企业中传开。如果企业有新技术新产品发布,有优质项目有融资需求,都可到北京经开区创新发布线上平台进行登记。由工委宣传文化部主办的北京亦庄创新发布自2019年举行以来,已成企业对外发布新产品新技术、寻求业务合作的最优质平台。

  “我觉得这个平台非常不错,我们是一家入区不久的企业,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了解优惠政策,同时了解市场需求。”北京大汉成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文中伟听说北京经开区有这样一个为企服务的平台,立即赶到5月第一场创新发布会现场进行聆听,并找到了相关主管部门,了解企业发展需要匹配的政策。

  北京亦庄创新发布只是北京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中的一个直接体现。对北京经开区来说,创新是发展主线,而企业是创新发展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一道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2018年以来,北京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

  近日,智联招聘与“泽平宏观”课题组联合发布名为《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的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北京近三年来首次位居第一。而对于国际人才的吸引,位于北京经开区的国际人才服务厅最有发言权。

  去年10月,北京经开区打造了北京市首个实现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一窗受理、同时取证”的服务大厅,并设自助服务区,为高水平服务外籍人士搭建了平台,实现了经开区的事在经开区办。

  北京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萌介绍,以往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证件,需要跑两个部门两个地点,而在北京经开区,两个业务可以在同一个服务厅办理,将两证累计办理的时间由原来的17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不仅办理时限缩短了近2/3,来现场办理次数也减少一半。为了持续支持“两区”建设,今年4月底“两区”建设服务窗口同步启动,提供金融、税务、知识产权服务及外资企业问题咨询和受理反馈等多元化涉外服务。

  截至目前,国际人才厅共办理各类业务总量2378件次,已受理业务355件,全程网办业务148次,已办结业务384件,其中10名外籍高端人才享受了两证联办服务。

  办一件事,只跑一“窗”,当天办结,本已是办事服务的极限,但北京经开区并不限于此。

  去年12月,亦企服务港通明湖港政务服务站开启,“亦企问”远程交互系统、“亦企办”自助服务系统、“亦企查”智能查询系统、“亦企用”公共服务系统一应俱全,形成了高度集成的政务服务智慧平台,提供全流程政务服务。这样的服务目前已经深入每一个已经建立的亦企服务港,片区内企业群众办事在家门口就能远程解决,从“少跑腿”变成了“零跑腿”。今年,京津经开区首批“跨省通办”事项也正式落地,“办事不用跑大厅”如今变成了“有事不用回北京”。

  部门之间的“化学反应”,催生了流程再造,削减了办事手续和时间。北京经开区不仅率先开创了告知承诺制,还开创性地实现了极简化审批、拿地即开工、综合验收、先租后让、城市更新等一系列惠企举措,让企业有更多精力搞研发、促生产。

  截至今年3月,北京经开区一年内迎来了10家企业上市。为了能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帮助,北京经开区建立了一整套“上市企业服务手册”,对企业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及新三板精选层挂牌等事项给予政策支持,并针对上市企业提供“管家式”“问需式”服务,全方位服务企业上市。“我们建立了梯队化全生命周期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就是希望企业能在上市过程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北京经开区商务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开始的营商环境改善举措是市里出计划、分任务,现在为了能真正成为企业的‘服务管家’,都是各个部门通过 ‘一线工作法’走访后主动上报,并为此制定了新的措施。”北京经开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最近,由经济发展局牵头的优化营商环境最新改革举措又在进行征集,希望通过政策升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每一次营商环境新举措的出台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北京经开区为了优化营商环境,根据实际推出一个又一个升级版的政策,每个版本都在深化,不断给上个版本“打补丁”,从而让政策精准滴灌,全力打造企业和老百姓获得感最强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