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桩计划到0.9公里半径充电服务圈
居住社区内有充电桩、单位所在产业园区有充电桩、到商业区逛街购物也有充电桩停车位……近日,宏达三鼎产业园区职工马政,购买了新能源汽车作为上下班及出行的代步工具,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遍布、充电服务半径越来越小的经开区内,他感受到了开新能源汽车也如开燃油车一样方便。
说起购车经历,马政颇为感慨,作为居住在经开区、工作在经开区的他,曾经也为摇号购车发愁。随着区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加快建设,路上行驶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马政购买燃油车的想法有了变化。“当我看到居住的社区安装了充电桩,工作单位所在的园区附近也安装了充电桩,就连区内的商业区,也能看见停车场一排排安装充电桩的车位,同事、亲朋购买新能源汽车也感觉挺方便,我就决定购买新能源汽车,”马政说,排到购车指标后立即购买了新能源汽车,半年来在区内开车上下班以及去逛商场、到公共服务单位办事儿,随处有充电桩可供充电,既享受到了高科技、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还能享受到便捷的续航服务。
马政感受到的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快速建设及充电服务便捷,也是经开区内众多驾驶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职工、社区居民的共同感受。从首批充电桩的建成启用,到三年建成1000个充电桩的目标提前完成,再到全区累计建成充电桩超过2200个,“十三五”规划的五年时间里,经开区已经成为全市首个充电服务半径达标区域。
早在2015年初,在经开区的主导下,亦庄供电公司在地盛北街2号院建设的首批30个充电桩设施顺利完工,10个直流充电桩、20个交流充电桩投入使用后,为园区通勤班车、新能源出租车及企业职工的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而这只是经开区推进充电桩建设的一个开始。
经开区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充电桩建设是推动新能源车走进千家万户的基础。2015年,经开区将建设充电桩事项列为折子工程,并制定了三年建设1000个充电桩的目标,打造新能源先行先试区。
在经开区的引导下,亦庄供电公司作为主力建设单位,在区内加快推进充电桩建设,特来电、畅的、星星、聚电、普天等新能源领域的企业也参与到区内充电桩的建设当中,到2018年年中,已经在经开区建成投用了1118个充电桩,宣告提前达成三年1000个充电桩的目标。1000多个充电桩分布在区内重点园区、交通枢纽、主要商业区、居住社区、公共停车场等区域,每个站点快充、慢充合理配置,供使用者按需选择。
2018年9月,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40万辆左右,作为电动汽车使用层面重要一环,三年行动计划特别指出:到2020年,形成平原地区平均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的充电网络,其中,城市核心区、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延庆赛区、北京新机场等重点区域实现充电设施平均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
基于“三年建成千个充电桩”目标的提前完成,经开区进一步加快了充电桩的布局建设。截至今年上半年,经开区累计建成充电桩超过2200个,其中建成社会公用充电站86个,充电桩超过1200个,在全市各区中排名居中,全区充电服务半径达0.9公里,成为全市首个充电服务半径达标的重点区域。充电场所类型覆盖写字楼、产业园区、大型商业、P+R停车场、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内部、居住小区,可基本满足外出、目的地、居家等不同领域的充电需求。
根据经开区充电设施三年行动计划对区内电动汽车的需求预测,到今年区内私人电动汽车需求约6700辆,为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经开区正加快推进充电桩建设,计划到今年底再增1000个公共充电桩。同时,亦庄供电公司制定了新的“千桩计划”,预计至2022年,在经开区新建公共充电桩1008个。随着充电桩的布局建设,未来经开区将实现充电桩与新能源1:1的配套建设比例。在完善的充电服务环境中,满足群众所需,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