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市级标杆 48家区级示范 1秒见产能
经开区整体智能制造水平较高,70%企业从数字化网络阶段向智能化阶段迈进。
5秒钟能干什么?是一次握手,是一次举杯,而在AI深入的北京经开区企业智能工厂里,5秒是257辆车同时完成自动合装,是小米智能工厂生产出5部智能手机……这样的智慧工厂背后是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在24小时提供支撑,也成为经开区正在打造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为48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授牌,在工信部组织实施的46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体系建设专项任务中,经开区企业牵头制定16项,参与制定3项。
新“智造”赢得新速度
在位于经开区的小米智能工厂内,搬运机器人正在转移物料,抬头是密布的空中传送带,产品包装更是由机器完成后自动进入货架等待运送,一台台设备仪器闪着灯光,偌大的车间内空无一人……
小米智能工厂厂长周毅介绍,这座由5G技术驱动的智能工厂中,国产化设备利用率达到了85%,每分钟约能自动生产60部智能手机,效率比传统工厂提升60%以上。由于全厂生产管理过程、机械加工过程以及包装储运过程全程自动化,在无人状况下进行,也被称作“黑灯工厂”。
“小米智能工厂其实是我们新材料、新工艺以及高端产品的预研工厂。”小米科技负责人说,等新技术和工艺成熟后,小米可以开放给全行业赋能制造业,把互联网思维用到设备领域,有望大幅度降低智能制造硬件设备等成本。
该工厂的投产不仅是小米正式迈出打造新智能时代的“未来工厂”第一步,也为“智造亦庄”点燃了新引擎。2020年经开区提出要打造“智造亦庄”,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不断整合区内优势企业、行业龙头,做强做大产业集群。
不只是智能手机产自智慧工厂,作为北京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经开区有越来越多的工厂变得更聪明、更节能、更有效率。
每年提升产能8%-10%,提升能源效率5%-8%,并将为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企业探索“智慧工厂”实施路径提供借鉴。在施耐德(北京)中低压电气有限公司,部署EcoStruxure解决方案的“智慧工厂”助力能效管理、生产过程升级以及运营流程提速等。
车间里,一列挂着黄色车厢的“AGV小火车”从眼前经过,拉着多种物品在各个区域穿梭行走。“哪个工位缺什么材料都会显示在系统上,随后,AGV就会把相应的物品送到工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台AGV最多能拉6节“车厢”,方便各工位补充配件和物料,提升了工作效率。
施耐德电气北京厂注重强化人机协同机制,从而通过改变传统意识提升个人能力,这也是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
带动重点产业智能化升级
作为北京市唯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开区,正着力推动智能制造。从2017年提出“智造100”工程,到2020年将实施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京津冀联网智能制造等100个左右智能制造应用示范项目,打造60个左右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引领带动重点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已公布的三批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名单中,共有45家企业上榜,其中有北京奔驰、京东方、SMC、安川首钢、中芯北方、博世力士乐、冠捷显示等15家经开区企业,占总数的1/3。
9月,“经开区2020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授牌仪式暨经验交流会”在和利时集团举办。会上,为北方导航、和利时和欣奕华等14家试点示范企业授牌。
在欣奕华,正在紧张建设的彩色光刻胶材料制造数字化车间由数字化生产模块、智能化测试模块、车间环境监控模块三个单元构成。实现彩色光刻胶材料生产、测试、车间环境监控等过程的智能化、信息化、透明化、可视化与管控一体化。欣奕华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项目实施成功后,整个彩色光刻胶材料的制造水平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升级改造,提升了区域“智造”水平。数据显示,经开区整体智能制造水平较高,70%企业处于三级集成级水平,从数字化网络阶段向智能化阶段迈进。部分企业已经达到了四级优化级的水平,在这个级别,企业内生系统、管理系统及其他支撑系统已完成全面集成,实现了工厂级的数字建模。
面向升级版经开区建设,将继续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不断完善政策环境,聚焦主导产业关键技术领域,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一批“智能佳”样板,引领带动全市乃至全国智能制造的产业发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经开区将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聚焦关键技术,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智能制造技术集成突破,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工作,全面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到2022年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将成为经开区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