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让利超万亿,看2021金融如何稳进
2020
11/12
09:38


不寻常的2020年接近尾声。

这一年,受疫情肆虐影响,全球央行开启“撒钱”模式救市,目前中国央行已稳步推出部分战疫政策工具,多数国家货币政策仍未回归正常化,刺激政策的后遗症也尚难估量。

这一年,我国金融改革创新的步伐没有因疫情而放缓,创业板注册制平稳落地,资本市场改革被金融委会议多次提及,并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数字人民币研发和测试不断推进。

这一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再加码,一度让市场骚动的“万亿让利目标”已完成逾8成。

这一年,金融监管也在不断完善中,“十四五”规划建议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放在首位,人民银行法时隔近17年再次大修。

这也是站在历史交汇点的一年,“十四五”新篇待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2020金融街(000402,股吧)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指出,金融系统将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认真落实“十四五”规划建议,推动新一轮发展和改革开放。

日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指出,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后续工作将转入常态化的风险防控和风险处置,并将积极防范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关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政策的后遗症,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普惠

已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

金融改革的一个“重头戏”,就是支持小微企业。在此前连续多年提出大银行普惠贷款增速目标后,今年为救助受疫情冲击企业,国常会提出金融体系要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

在最新一次公开表态中,央行副行长刘国强透露,根据央行和银保监会数据测算,今年前10个月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工具、减少收费、支持企业进行重组和债转股等渠道,已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

“预计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刘国强表示,将进一步增强各项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更好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确保完成全年的让利目标。

金融让利实体经济,除了直接救助企业外,还有减税、收入再分配的含义。国海证券(000750,股吧)研报分析称,一方面,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国有企业是主导的,金融体系利润的转移具有非常明显的减税效应,但整体而言居民和非国有企业部门会有所获益,对于促进消费、改善民营企业的投资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居民、政府、企业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大致是60:21:19,企业部门占比偏高的主要原因就是金融地产利润偏高,适当地让银行让利也有助于改善中国宏观层面的收入分配。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之前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依赖度较大,金融则是存在脱实向虚问题,提出均衡发展要求,就是希望金融能更多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改革

推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数字货币研发

“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工作不会受到疫情影响。”今年3月,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道。五个月后,运行逾十年的创业板迎来最大改革——注册制试点。从首批企业上市交易至目前,创业板注册制运行平稳。

这是金融委今年发布的“11条金融改革措施”的内容之一。在最新一次会议中,金融委提出要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11月3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定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资本市场入口和出口两端的改革方向逐渐明晰。“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大方向肯定是要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优胜劣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注册制改革和新退市机制的落地实施,这两项都将在十四五时期纵深推进。”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此外,“11条金融改革措施”还涉及中小银行改革方案、新三板转板、加强金融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等内容。

直接触达公众的另一个金融创新产物——数字人民币,其研发和测试工作也在2020年不断推进。央行日前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称,目前,数字人民币体系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数字货币安全便捷,有助于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支付成本,助力普惠金融。

●开放

注重风险防控,监管能力要和开放水平相适应

在10月下旬金融街论坛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指出,要继续推进全面对外开放,引入更多高水平国际竞争者。金融系统将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认真落实“十四五”规划建议,推动新一轮发展和改革开放。

从近两年看,金融开放取得明显成果。如取消银行、证券、基金、人身险等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首张合资银行卡清算牌照落地;富时罗素宣布拟将中国国债纳入其世界国债指数等。

“新形势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金融开放,加快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明确。

要怎么做?陈雨露提出四点:一是继续对标国际高水平,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二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坚持市场主导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三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优化和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四是继续加强“一带一路”沿线投融资合作。

在扩大金融开放的同时,陈雨露也强调,要更加注重金融风险防控,尽快补齐监管制度短板,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使监管能力和开放水平相适应。

●监管

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统一监管 支持合理创新

近日,有关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受到市场热烈讨论。

10月底召开的金融委会议定调,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在几天后的国新办吹风会上,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刘福寿进一步表示,支持金融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创新,同时坚持创新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要为实体经济做贡献。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把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到统一的监管范围。

与此同时,为填补宏观审慎政策制度空白、补齐监管短板,中国人民银行法迎来时隔17年的二次大修,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审批和监管规定,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认定、检查评估和监管等。业内人士表示,人民银行法大修有助于完善制度建设,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创造更加适宜的法律环境,也有助于推动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一系列监管政策出台或蓄势待发,如已公布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拟于近期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等。

值得一提的是,和前述“11条金改措施”涉及加强金融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内容一样,人民银行法也拟加大对金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规定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可以加重处罚,罚款上限提高至两千万元。

新京报记者 程维妙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