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字改锥、尖嘴钳、万用表到仪表系统仿真模拟培训平台
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整齐排列,一个个机器人焊接手有序操作,焊花在空中有节奏地飞舞……在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近万平方米的车间里,生产线全面升级改造为智能生产线,车间里只有几名工人,操作员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这便是北京经开区装备制造智能化的一个缩影。
“从来没想过我们国家也能拥有一条这么先进的生产线,这么好的工作环境,这真的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和奋斗!”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赵郁感慨地说道。
1989年,高考落榜的赵郁进入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装调工。一进厂就靠着自己的一项小发明创造了连续装1000块“212”前挡风玻璃不破碎的纪录,赵郁因此也得到了升任班长的机会。“当时,在车间里当班长,是个工资高、不用干活还管人的好差事,而技术工人是靠技术吃饭的,只要技术好,人人都服你,都把你当师傅看。”而赵郁放弃了当班长的机会,主动要求继续做一名汽车电工,领导拗不过赵郁,只能依了他。从此,十字改锥、尖嘴钳、万用表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的随身“三件宝”。
“当时是没有空调、没有机器人、没有技术积累,一切全靠人工的年代,每天与机器的轰鸣声打交道,为了防止受伤,工人必须穿着厚厚的长及手臂、脚踝的工作服,无论气温多高必须领口、袖口都扎紧。每次作业后取下安全帽,工友们的头发都像刚洗过一样。”赵郁回忆道。
2005年,北京吉普“变身”北京奔驰,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升级了,工作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郁主动了解工厂建设、规划,在了解到了生产线即将投入机器人,实现点焊、保护焊、蓝光检测、激光检测、搬运自动化时,他敏锐地意识到,靠十字改锥、尖嘴钳、万用表打天下的汽车电工时代结束了,要想成为一名高端汽车制造企业的优秀员工,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绝对不行。赵郁再次过起了没白天没黑夜的“补课”生活。别人聊天时,他研读汽车性能资料;别人工间休息时,他翻查词典默背英文专业词汇;别人睡觉时,他系统学习汽车构造原理、维修知识。没过多久,他不但对公司引进生产的所有车型性能了如指掌,对车辆故障做到快速诊断、迅速排除,还能看懂进口检测设备英文说明书,也可以和外国专家用英文讨论技术问题,甚至连外国专家解决不了的难题他都能拿下。
2007年,克莱斯勒300C新车投产任务迫在眉睫,部分试制车辆故障码频出,整车投产受到影响。赵郁临危受命,依靠对车型性能的深刻理解,在研究分析诊断仪结果后,大胆否定了外方专家的推断,并在仔细观察线束插接孔后,发现其装配错误,最终解决问题,保证了新车的如期上市发布,节省企业成本500余万元。
随着汽车电子和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赵郁主动钻研汽车前沿技术,练就一门“听声辨病”的维修绝技,通过多年的钻研、实战,成为业界公认的顶级技能大师。
2009年,赵郁被公司派往德国奔驰进行培训,他终于有了面对面向外方请教的机会。赵郁万万没想到的是,当遇到装配上的问题,对方会无条件地教给他;当遇到技术上的问题时,对方会非常肯定地拒绝他;再追问为什么时,对方会干脆地回答:“你无权知道。”在赵郁的内心深处这是莫大的耻辱,他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人争口气。之后几个月里,白天,赵郁寸步不离地跟随着德国工程师,向他请教电路图的各种问题;晚上,他回到驻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记录名称标注到电路图纸上;深夜,他又开始自学德语,认真揣摩车型电路。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在德国奔驰的车间里,赵郁用一个个漂亮的活儿,让对方频频伸出大拇指。
2009年,以赵郁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其团队开发的“奔驰汽车线束-电气、发动机、仪表系统仿真模拟培训平台”项目填补了国内高端汽车装配及维修工种技能培训教具的空白,成为北京汽车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赵郁正是以精湛技艺创造价值,以不懈追求带动发展,以广阔视角贡献力量,书写了中国工匠“坚韧、执着、专注和极致”的绚烂篇章,也让每一位奔驰人都在奋斗中品味着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