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60元尽赏三大园区,首届北京牡丹文化节开幕
2019
05/07
15:57

新京报快讯(记者 周依)5月6日,“首届北京牡丹文化节”在延庆开幕。在未来一个月,市民可在世界葡萄博览园、旧县镇妫州牡丹园、大榆树镇国色牡丹园、北京中山公园、景山公园和北京植物园6个园区赏牡丹芍药,感受“国色天香”牡丹文化的魅力。

活动上舞蹈《花开世园》节目表演。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首届北京牡丹文化节”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市公园管理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花卉协会、延庆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盛世牡丹靚京都 国色天香庆世园”为主题,持续至5月30日。

非遗演出《旱船》。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本次文化节实行通票制,60元可尽赏世界葡萄博览园、旧县镇妫州牡丹园和大榆树镇国色牡丹园三个园区的美景。文化节期间,将开展牡丹插花、盆栽、摄影、书画展览,以及精品牡丹拍卖大会、市民抖音拍牡丹、旅游产品展销会、美食街等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前来游览观光。

现场嘉宾正在绘画牡丹花。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据了解,北京自元朝以来就有牡丹栽培的历史,目前牡丹在景山公园、北海公园和北京植物园等各大公园都有普遍种植。全市牡丹种植面积4000余亩,主要分布在延庆区、通州区和房山区。

游园市民在牡丹花前拍照留念。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其中,景山公园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汇集了国内外牡丹569种、两万余株,涵盖了九大色系、十大花型。北海公园的牡丹芍药种植面积达1500余平方米,每逢开花时节,前来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北京植物园牡丹园集中则展示了中原、西北、江南、欧美及日本牡丹品种群的500余个品种牡丹。

园中盛开的牡丹花。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此外记者了解到,延庆区也有历史悠久的牡丹文化,如今大庄科乡董家沟村仍保存有一株数百年前的明朝牡丹。延庆区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特点,使得这里培育的牡丹色泽鲜艳,且较于其它地区花期更长、花型更大。2019世园会筹办以来,延庆区牡丹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延庆已发展成为北京市牡丹产业规模最大的区域,共种植牡丹约600个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800亩,以油用、药用、香用牡丹生产为发展方向,以切花、盆花为主要产品。

新京报记者 周依 协作记者 王飞

编辑 李丽霞 校对 李世辉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