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北京能源国际会议举行 聚焦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
2018
09/13
16:30

原标题:北京能源国际会议举行 聚焦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

中国网9月13日讯(记者 张艳玲)2018北京能源国际会议今日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展开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资源的配置、定价及能源技术的创新关乎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在能源技术、能源政治、能源经济方面的探索中遇到诸多挑战。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外汇储备的耗费、利益波动等影响明显。现有文献在该领域研究不充分,急需加强讨论、研究,从而助益能源经济进一步发展。

谈到中国能源需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新业表示,看待能源需求问题总量重要,但结构更重要。他认为,供给侧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促进煤炭清洁利用、进行电力体制改革在未来能很好降低能耗和污染。另外,需求侧现有重工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能源需求。

他建议,提高环境税,促进环境政策、碳市场与电力市场融合,以确保电价降低的好处不被高耗能行业吸收。他还提到,新技术在国内扩散比创新重要,这将有助于中国整体能效提高。

提及油气需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震认为,石油需求会在2035年达顶峰。中国天然气在未来应有很大潜力,应大力发展天然气,使其成为主体能源。针对目前天然气终端价格较高的现状,他建议,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使各个环节盈利回到正常水平。

麻省理工大学的Valerie J. Karplus教授表示,企业之间能效差异非常大,国有企业能很好甚至超额完成政府设定的能效目标,但也有部分企业无法完成能效指标。

Valerie J. Karplus发现,采取节能措施的企业能源强度下降更快,能效更高。企业管理对能源强度降低有积极作用,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更愿意使用能源管理工具。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Shonali Pachauri教授表示,居民家庭电力需求与其收入密切相关,居民家庭收入低的电力需求弹性也低,增加对其电网接入,电力需求增长可能没那么快。

Shonali Pachauri建议,提高居民收入,预测电力需求变化需考虑家庭异质性,应通过估计电力需求弹性来实现。国家和政策制定者制定更多有利于增加电力需求的政策,如利用延迟支付和信用贷款的方法促进电器消费。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