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首钢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
贺 勇摄
随着平昌冬奥会结束,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作为“四个办奥”理念之首,绿色办奥无疑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国对庄严承诺的落实,也向世界展示着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把可持续、低碳管理作为落实绿色办奥理念的着力点。”6月13日,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在2018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上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新能源新技术示范应用,把可持续要求落实到筹办工作的全过程。与此同时,与各方紧密配合持续加强京张地区环境治理,努力为冬奥会打造美丽的中国底色。”
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前夕,记者走访京冀多地,了解“绿色办奥”的进展,探访绿色理念给城市带来的变化。
一个“让人惊艳”的城市规划和更新范例
6月5日,国际奥委会平昌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会在北京冬奥组委所在地——首钢北京园区举行。这里是感受冬奥绿色之风首选之地。
沿长安街一路向西,进首钢北京园区后,向西北约3公里,就是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的“家”——西十冬奥广场。这里曾经是用来存放炼铁原料的西十筒仓,由16个圆柱形筒仓和2个料仓,以及空中输送通廊、转运站、空压机房组成,是特色鲜明的工业遗存。
冬奥组委最早入驻的五号、六号筒仓,是两个并排而立,高30多米、直径20多米的钢筋混凝土圆筒,筒仓上镂空雕刻出直径1至3米的圆孔,成为富有灵动气息的“外骨骼”。原本上下贯通的内部空间被分割成6层,依靠外壁上的大小圆孔采光通风,成为紧凑实用、功能齐全的办公楼。记者注意到,筒仓外面保持了混凝土工业建筑本色,切割下来的混凝土圆饼也成为室外装饰性座椅,充分体现了保持风貌、科学改造的设计理念。
整个冬奥组委办公地在阳光的照耀下,勾勒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画面,散发着首钢特有的文化韵味,演绎着工业遗存的新生与活力,也诠释了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的冬奥会理念。
“将可持续性纳入奥运会的各个方面”,这是《奥林匹克2020议程》中的重要主题。记者从北京冬奥组委了解到,为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冬奥会的所有永久性场馆从选址设计之初,便充分考虑了赛后的可持续利用,每个场馆赛后都可转换为满足市民休闲文化需要的冰雪运动中心。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刘玉民介绍,北京冬奥会设有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共规划设置26个场馆。为有效控制办奥成本,尽可能利用现有场馆改造和使用临建设施。北京赛区13个场馆中,有11个场馆均为2008奥运“遗产”。比如,鸟巢将用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水立方将用于冰壶和轮椅冰壶的比赛,国家体育馆将用于冰球和冰橇冰球的比赛……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予以高度评价。他说,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的场馆,大部分是利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首钢工业园区更是践行2020议程的绝佳范例,是一个“让人惊艳”的城市规划和更新的范例。
被网民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是北京赛区为数不多的新建场馆之一。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根根钢筋、脚手架巍然立于地上,头戴安全帽的施工工人穿行其间,忙碌正酣。明年年底,“冰丝带”项目将基本完成,与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共同组成北京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按照规划,2022年冬奥会后,国家速滑馆将成为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冰雪中心,成为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好去处。
冬奥场馆将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
在2022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出入口南侧的缓坡上,规划布局了海坨变电站,这是进入赛区范围的第一个人工建筑物,不过,一般人并不会注意到它,通过微地形处理,这个变电站半隐在山体中,折顶拟山、留树作庭,与山景融为一体。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设计中心副主任黄伟介绍,海坨变电站是延庆赛区规划建设的两座110千伏变电站之一,不久以后,这里就将引入来自张家口地区的风能、太阳能,为奥运场馆提供充足的清洁电力供应。
北京冬奥组委秘书长韩子荣表示,在冬奥会场馆规划建设中,将优先使用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广泛采用绿色环保材料,降低场馆建设、运行的碳排放量;充分利用公共交通、新能源车辆,鼓励各类绿色出行方式。“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制定冬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将通过采取碳减排、碳中和措施,实现冬奥会低碳排放目标,全面兑现申办时的庄严承诺。”
张家口市是我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在张北地区,高高耸立的白色风机、闪闪发光的光伏板与蓝天碧野交相辉映,“风光”无限。今年2月,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开工建设。“张北工程投产后,每年最大限额可为北京电网注入100亿度的清洁能源,这相当于北京全社会年用电量的1/10。”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纪斌说,届时北京市外受电比例将达到70%。该工程将直接服务低碳绿色奥运,实现冬奥场馆100%清洁能源供电。
践行绿色办奥理念,张家口市崇礼区将建设国际领先的“低碳奥运专区”。2022年冬奥会前,崇礼区将基本使用清洁能源,并逐步在示范区内推广;建设低碳奥运场馆,以崇礼区清洁能源电力作为奥运场馆用电的主供电源,周边县区电力作为辅助电源,实现冬奥专区内电力消费100%来自清洁能源发电。
大批新能源电动车奔驰于各赛区,将成为2022北京冬奥会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根据《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到2020年,北京充电设施服务网络可保障6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延庆冬奥区域的充电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保障冬奥会延庆赛区实现绿色、低碳。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把冬奥绿化作为造林重点
作为首都西北的生态门户,延庆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然而,由于地处西北进京主要通道,过境大货车数量众多,尾气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不容乐观。
在延庆区康庄高速综合检查站的通道口,记者看到道路两旁竖立着一高一矮两个机箱,进京货车正排队有序从中间通过;不远处的显示器上,车辆信息一个个显示出来。这是延庆区环保局自主研发的一套遥感监测系统,专门用来检测通过京藏高速进京的外埠过境大货车,能够准确测量出车辆排放是否达标。
2017年,延庆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较2016年下降18.3%,在北京名列第一。控车减油、强化外埠进京大货车监管功不可没。
铁腕治霾,张家口市同样毫不手软。2017年,全市压减炼铁产能436万吨,炼钢产能384万吨,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58.6万吨、电力机组6台6.15万千瓦,对23家重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全部超额完成河北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张家口市坚定不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生态兴市、生态强市的新路子。一方面,做好减法,坚决化解过剩产能,到2020年年底,确保471家矿山企业有序退出;另一方面,做好加法,强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以“高端、智能、绿色”为引领,加快构建大生态、大旅游、大数据、大健康和新能源、新技术、高端制造“四大两新一高”主导产业体系。
立足“绿色办奥”的理念,河北省把冬奥会绿化作为全省造林重点,全力打造河北省林业“一号工程”。在冬奥赛事核心区、迎宾廊道和赛事连接线等重点区域规划了87万亩的造林绿化面积,不断扩绿、增彩、增香,为冬奥会构筑起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为奥运冰雪运动打下美丽的中国底色。
“通过各方努力和支持,冬奥会绿化任务稳步推进。”张家口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赵顺旺介绍,截至目前,已完成76.98万亩,占规划任务的88.5%。“我们力争2018年全部完成规划任务,接下来就要加强对新造林的抚育管护,确保造林成果,同时抓好补植补造,打造奥运绿化精品工程。”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23日 10 版)
(责编:岳弘彬、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