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来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走访企业,在实地走访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集团时,蔡奇指出,越是面对新情况新挑战,越要坚定发展信心。企业要主动扛起责任,弥补科技、产业等领域的短板,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市惟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多年来致力于创新孵化和创新创业培育,已然成为京城南部的“双创极”。
创新阵地引多方调研
在调研走访企业时,蔡奇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最终体现在政策落地、环境改善和企业发展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深入企业,奔着问题去,帮助企业会诊采取措施;奔着抓落实去,督促检查优化营商环境等相关政策落地情况;奔着服务去,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掌握多项核心技术,该公司研制的全自主飞行控制系统填补了国内技术和市场空白。蔡奇认真察看该公司的飞行控制系统及共轴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系列产品,详细了解企业经营、技术研发、市场占有等情况。
蔡奇指出,越是面对新情况新挑战,越要坚定发展信心。企业要主动扛起责任,弥补科技、产业等领域的短板,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要加强自主创新,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新突破,赢得先发优势。要加强人才培养,打造自己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在北京整体布局中,亦庄是科技创新中心主阵地、实体经济主力军,而坐落于亦庄地区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经常成为相关部门负责人反复调研视察的重点。蔡奇就曾在2016年12月及去年11月两度赴亦庄调研。更早些时候,北京市委原书记郭金龙也于2015年3月实地调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部委层面,今年3月,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一行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智能制造发展情况,实地考察了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
中航智的发展启示
蔡奇此次亦庄行重点调研的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主营业务是无人机研发、生产和销售。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的自主飞行控制系统,可实现无人直升机从起飞、悬停、航路点飞行到降落等所有飞行状态的全自主化。
2007年,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田刚印第一次踏上亦庄的土地,而他和同伴的创业梦想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生根发芽。如今他回想起一路走来,不禁感慨,创业之路筚路蓝缕、步步艰辛。“刚开始做无人机时,有200多家同行陪伴,如今坚持下来者寥寥无几,中航智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有对无人直升机技术研发的执着,也赶上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时代机遇。”
2012年11月,原本在中关村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小工作室里攻克软件技术的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亦庄,几年的光景,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凭借无人直升机及一系列自主研发技术,成为了军工产业链的签约供货单位,甚至连国外尖端军防也已用上它的产品。这也开启了亦庄这“一区”承接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三城”重要科研成果的典型案例。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不可能成长这么快。”田刚印直言,入驻亦庄至今,开发区落地了多项扶持政策,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创业型公司从中获益良多。“在人才政策方面,公司不少高端人才通过新政顺利落户,留住了宝贵的人力资源”,田刚印进一步介绍,开发区管委会还帮助企业对办公区域和工厂进行选址,且考虑到创新企业没有太多固定资产用做抵押贷款,开发区还向中航智提供优惠资金用于前期建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到德国考察,还特意替中航智联系到了德国客户,帮我们开拓了欧洲市场。”
扶持“双创”不含糊
中航智的发展历程,其实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里众多创业创新企业的一个缩影。
北京创投联盟执行副秘书长钱环宇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亦庄在很多方面都会对创业者提供帮助和扶持,天使周路演活动就是其中一种,另外还有落地后的培训、资源交流等方面的服务。同时,亦庄的产业链优势和空间优势也非常明显,创业项目和企业如果想在这些领域获得更好的客户资源,到亦庄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能够非常快地进入到产业链里面,这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在“双创企业”蓬勃发展的强势带动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了迅猛发展。截至2016年10月,北京亦庄作为全市惟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驻企业超过1.5万家,包括80个世界500强企业的120个项目,形成了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产业、汽车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和高端服务、文化创意、节能环保、临空经济四大新兴产业的“4+4”产业发展格局。在产值方面,今年1-2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36.7亿元,同比增长18%,总量排名北京第一位,四大产业实现全面增长,其中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汽车三大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计划,未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建设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培育100家智能工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中心,成立20家以上全球引领的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平台作用,开发区将继续发挥产业优势,加强与3个科学城的南北互动,聚集转化资源,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规模效益。
(责任编辑:罗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