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历史巨变,京津冀这四年
2018
03/01
16:27

原标题:历史巨变,京津冀这四年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的讲话为三地跨区域协同发展开启新的大门。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工作时进一步强调,北京城市规划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问题,着力提升首都核心功能,不断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前进。近年来,北京多领域借势前行,大气污染治理、交通疏堵、疏解整治以及以雄安和副中心为代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纷纷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这张成绩单背后,北京的城市功能重新排列组合,为首都的新经济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89.jpg

1

大气治污:是挑战也是商机

90.jpg

大气污染治理是北京及整个京津冀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都绕不过的严峻挑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7点要求之一就是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而去年,在视察北京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更进一步针对北京提出:“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确定人口总量上限,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

经过了四年的治理,人们突然发现,2017年秋冬不再是那个每年雾霾都频繁造访的采暖季了。这一年,北京收获了226个优良天,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了58微克/立方米,超额完成了国家“大气十条”确定的阶段目标。放眼整个京津冀地区,去年区域内13个主要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近10%。

京津冀“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出台;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持续推进……京津冀空气质量“出人意料”的改善成果,与环保联防联控联治和生态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密切相关。

严格的大气污染治理标准,不仅让人们的生活远离了雾霾天,也让环保企业觅得了更多新的发展机遇。

十年前,北京环保市场尚是一片荒芜,小而不精的企业根本无法支撑起一个完整的产业,创业先驱们频频碰壁,后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以及北京奥运会的契机,行业迈出了重要一步。大量企业家被北京环保产业的大蛋糕所吸引,纷纷变身为“环保商人”,将以往的经济发展包袱转化成可见的财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京津冀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机制的建设和2022年冬奥会商机,让环保企业家们观望到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机遇,群雄逐鹿时代或将正式到来。

2

疏解整治:从“小疏解”到“大疏解”

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工作时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在这个问题上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围绕迁得出去、落得下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

有分析指出,此前一段时间,首都北京一度承载太多功能,资源环境容量已到极限。京津冀协同发展四年来,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为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和发展水平腾出空间。

去年6月,北京市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全市已累计停产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制造业企业1624家;与此同时,区域性批发市场疏解步伐加快,全市已累计调整疏解392家商品交易市场。在疏解整治的基础上,北京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对涉及农副产品市场的疏解提升,按照“拆一补一”原则,制定替代措施,满足社区居民买菜需求,过去一年,北京建设提升蔬菜零售、便利店等各类便民商业网点1210个,其中1/4是疏解整治促提升补建网点。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正式发布,“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成为其中重要一章。“这是发展思路的转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直言,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北京正通过主动瘦身、创新驱动,向着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迈进。

在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看来,城市疏解是为了腾出资源、空间,为功能完善提供条件;城市整治是为了让城市更加整洁、有秩序,“而疏解整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功能和宜居性提升,围绕首都功能落实,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使得城市功能结构最优化”。按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的话说,北京正着力从以零散项目、点状疏解为主的“小疏解”向以点带面、集中连片、央地协同、整体推进的“大疏解”转变。

3

交通治堵:借势共享经济“东风”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指出,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去年,他进一步指出,北京发展对大气污染、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要系统分析、综合施策。再次将北京交通治堵提到了政府工作的最前列。

随着北京机动车保有量总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缓解交通压力就成为了相关部门治理的切入口。2015年3月,北京发布《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第十二阶段(2015年)工作方案》,提出优化调整40条公交线路,新开通10条微循环公交线路。次年公布《2016年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则进一步提出有效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并于2016年实现中心城路网交通指数控制在5.7左右,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1%。

经过四年的不断发展,北京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运营总里程增长迅速。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14年底,随着4条地铁新线的开通试运营,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为527公里,此后以每年新增运营里程不低于20公里的速度增加。2016年,北京市在建里程创新高,达到357公里。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轨道交通共计22条运营线路,运营里程达608公里。预计今年将达到630公里以上,并于2020年实现轨道交通运营里程998.5公里。

与此同时,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北京再次掀起了一股自行车出行热。而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副局长刘长革也表示,目前,北京的自行车出行环境也正得到逐步改善,全市现已经完成1014公里步行自行车道治理工作,到2020年,将治理完成3200公里。从已经完成的步行自行车道治理情况来看,效果十分明显,治理后,行人通行量提高了4.42%,非机动车通行量提高了51.85%。

4

京津冀:互利共赢新格局浮现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为京津冀划下一个明确的目标: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次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一幅宏大蓝图徐徐展开。

随后,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印发实施,京津冀土地、城乡、水利、卫生等12个专项规划全部印发,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张承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指导意见等相继出台……

“目标一致、层次明确、互相衔接的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如此评价如今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在业内看来,四年来,伴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部署,北京“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基本确立: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北京“两翼”之势,为区域发展开拓新空间。

截至目前,备受瞩目的雄安新区规划框架已基本成熟,同步开展交通、能源、产业、文物等20多个专项规划编制30多个专题研究;政策框架制定同步开展,选取财税、金融、科技、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研究;具有鲜明“大部制”特点的新区管理机构高效运转;新区经北京新机场至北京城区的城际铁路、白洋淀治理和重点地块植树造林等一批重大项目先行启动。

对于京津冀未来的重要“支点”,雄安的规划决定了这一千年大计今后的发展方向。在2月25日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表示,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深化规划内容、完善规划体系,把新区每一寸土地都规划清楚再开始建设。要适时启动一批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为新区规划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要扎实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广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研究制定新区建设投融资方案,继续抓好房地产、产业、人口等管控工作,为新区规划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观察

京津冀的“改革大片”

四年前的春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中国发展大棋局,再落关键一子。

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根据《纲要》,北京市的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四年转瞬,2018年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雄安千年大计,不仅完成了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点睛之笔,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

大规划才有大布局。四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功能疏解、产业挪移、环境治理、交通升级为置身其中的京津冀三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成为一部不折不扣的“改革大片”。

北京时常受困于人口增长过快、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的大城市通病。作为大国之都,北京的“大城市病”怎么治?京津冀三地差距过大、发展不协调的难题如何破?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如何解?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如何打造?

四年来,北京交出的成绩单令人欣喜。真实的数字记录了北京一次次华丽的转身: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2%,老旧小区整治完成了5000万平方公里的政治任务,2017年共收获了226个“蓝天”,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58微克。

北京的城市建设问题、首都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胡同整治、棚户区改造,到政策性住房、公共服务便民设施大批落地,再到缓解交通拥堵、治理大气污染计划任务如期完成,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北京拿出“绣花”功夫,城市治理、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民众的获得感落实得掷地有声。

不破不立。时间的车轮行进到了2014年,纠结的京津冀关系终于有了实质性突破。协同发展战略提速之前,京津冀辗转跌宕数十年,缺少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区域内地区政府之间、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重复建设成为改革最大的牵绊。

身处其中的每一座城市的治理和转型,首先要打破固有的利益藩篱,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到重工业等产业大迁移,再到教育、医疗、交通、生态、人才等要素一体化,京津冀三地已逐渐形成优势互补、相融相促的一体化产业格局。将过去并不均衡的资源型红利转化为崭新的市场型红利,新的资源有效配置与重新利用,内生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最大动力。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春雷乍响,催涌春潮,改革开放的恢宏史诗由此拉开巨幕。40年后,改革的发令枪再响,一切仍是未知。从雄安新区到京津冀的每一片土地,人与人见面聊的全是未来。

蒋梦惟 张畅 陶凤 于新怡/文

宋媛媛/制表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