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从固安到世界 华夏 幸福产业新城进化路
2017
11/28
15:11

望南

11月21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产城融合’——2017年中国城市发展峰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华夏 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600340.SH,简称“华夏 幸福”)荣获大会颁发的“2017最佳产业新城运营商”奖项,以表彰华夏 幸福在产业新城方面的创新典范。

这仅是华夏 幸福十余年来深耕产业新城所斩获的累累硕果之一,作为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 福已经为合作区域打造了百余个产业集群,累计引入签约企业近1500家,招商引资额约4000亿元。

十几年来,华夏 幸福依托市场化运作模式,成就了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本与价值理念。2015年7月,固安县政府与华夏 幸福共同探索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作为创造性典型经验,被相关部门通报表扬,并入选国家相关部门首批PPP项目典型案例。2016年10月,华夏 幸福固安高新区及南京溧水区产业新城项目双双入选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再获国家认可。2017年5月,安徽来安产业新城入选发改委第二批PPP项目典型案例。

华夏 幸福如何能够在短短的十余年内,将公司业务从固安拓展到全国各地?公司如何打造和运营产业新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何体现?

固安样本——从省内倒数到全国百强县

天安门正南50公里,人们见证了一座小县城的蜕变。精心设计的中心绿地、运动公园、自行车慢跑系统,一流的商务酒店、人才家园……进入固安产业新城,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更是一座生态城市。

但在十几年前,这一切对当地人而言难以想象。当时,固安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钓具、肠衣、滤芯、塑料是支撑县域工业的“四大金刚”,财政收入在1亿元上下徘徊,在河北省100多个县区中排名相当靠后。

2002年,周遭县市园区建设如火如荼,但此时已挂牌近10年的固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仍是一片沉寂景象。固安面临着和全国很多欠发达农业县一样的困境——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备、园区招商举步维艰。

沿袭老路,已走到死胡同。廊坊市和固安县领导一头扎到中国最开放的地方,到东莞、深圳的先进园区学习取经找出路。回到固安,他们决定做全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PPP模式开发园区。当时,这被认为是一项冒险举措。

固安找了央企、国企,也找了几家民营企业,谈判未果。当地政府开始与华夏 幸福接触。当时的华夏 幸福还是家小公司,成立4年,正谋求事业战略转型。虽然固安基础差,但具有区位优势,基于前期聘请外脑进行研究,他们对固安工业区的未来实现路径有一个大致的想法。

2002年6月,固安县政府与华夏 幸福签订协议,正式确立合作开发建设运营固安工业园区。按照工业园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倾力打造“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

固安县与华夏 幸福均意识到了固安的地缘优势,意图通过产业升级带动高端产业入驻,用产城融合的方式打造一座幸福城市。

在这一合作关系中,政府的职责是主持制定规划,确定规范标准,提供政策支持,进行督促检查。公司作为投资和开发运营主体,负责筹集资金,专业招商,兴建设施,配套服务,运营管理。简而言之,固安县政府采购华夏 幸福在产业新城内提供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主要包含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服务及城市运营维护等。

园区建设初期,华夏 幸福并没有着急上项目,而是花重金邀请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40余位城市战略、产业研究及空间规划方面的大师,以“建设产业新城”为目标,将国际成功经验和区域实际情况相结合,勾勒园区未来发展图景。

在固安,规划是天。一张科学规划蓝图“管”到底,既解决了园区发展的“延续”问题,还解决了园区发展中的“取舍”问题。

举例而言,运营几年前,一家大型企业想在固安投资几十亿元建一个大型火电项目,项目投产后每年光税收就3亿多元。这家企业本以为会受欢迎,但没想到吃了“闭门羹”。其实,当时固安并不富裕,财政收入和周边县市还有很大差距,如果上马一些重工业项目,效果必然立竿见影。

但固安县政府和华夏 幸福认为,对于不符合规划的项目,绝不能心软。事实也证明,没有那些“芝麻”,才使园区能引得众多“金字塔尖”项目入驻。

创新的园区开发模式为固安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十多年发展,固安也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县一跃成为河北省创新发展的排头兵,是河北省排名第二的县级单位。当地的财政收入获得巨大改观,从2002年时的1.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0.9亿元。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中,固安再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并成为全国400强样本县(市)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一个。

对于固安的这些变化,园区第一批入驻企业京东方(000725.SZ)的员工感受颇深。回忆起10年前自己刚到固安时的景象,京东方的李浩(化名)感叹,那时候每次上班都要吃一嘴土,周边除了西瓜地就是玉米地,要吃饭则需要打个三轮电动车到县城。

但现在,情况已经大不相同。随着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在京东方的园区周边,还有数百个大小各异的公司在这里落户。李浩也看着京东方在固安的公司员工数量在10年间翻了6倍,随着公司二期项目完成投产,员工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

据华夏 幸福方面介绍,截至目前,固安产业新城入驻企业已经达到580多家,引进落地投资额1400多亿元,初步形成了新型显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

此外,据介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谷(固安)第6代AMOLED新型显示项目,预计明年实现量产,将彻底打破日韩垄断,发挥龙头引领和聚集作用,推动固安打造千亿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政企合作新典范——产业新城PPP模式结硕果

从2002年固安工业园区开工,到2016年云谷(固安)第6代AMOLED项目破土,十几年来,固安各类奠基仪式上有两把铁锨铁打不动:一把给县政府,一把给华夏 幸福。

固安产业新城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产业新城PPP模式这一创新机制的运用。实际上,在业内专家看来,传统产业新城建成后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无法正常运营的情况非常多,而固安产业新城之所以能够成功,并屡被提及与借鉴,除了政府和企业明确分工、合作互信的契约精神,就是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不断为合作区域导入优质产业,建设幸福宜居城市,不断提升区域的魅力、竞争力、吸引力和承载力。

华夏 幸福和政府的合作,是为合作区域提供一揽子服务,除了承担融资、规划、设计、建设工作以外,还承担后期的招商、运营,以及为入驻企业、入住居民提供系列平台服务。这些模式探索,既得到了市场认可,又获得了国家部门层面的鼓励。

2015年7月,相关部门通报表扬了华夏 幸福与固安县积极探索PPP模式的好经验、好做法。同年7月,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项目成功入选国家PPP项目典型案例,成为国家首批13个PPP项目典型案例中唯一入选的新型城镇化项目。

2016年10月,华夏 幸福中标的固安高新区综合开发PPP项目、南京市溧水区产业新城项目,双双入选国家20部委发布的第三批PPP示范项目。

2017年5月,安徽省滁州市来安产业新城项目入选国家相关部门第二批PPP项目典型案例名单,进一步奠定了华夏 幸福产业新城PPP模式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标杆地位。

华夏 幸福所取得的成绩表明,正所谓传统模式长不出新经济,园区正是创新最好的土壤。如果按照过去的老办法,建一个园区政府必然要花一大笔钱搞基础设施配套,并安排相关人员招商。这种模式在县级开发区几乎千篇一律,结果是政府钱砸进去了,产业发展成了难题,很多工业园区最后都有名无实。

运用PPP模式,实质是园区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一次深层次转变,它从根本上理顺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比如,华夏 幸福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建立了从产业规划到招商引资,从产业发展载体建设到园区运营的完整体系,促使各类产业要素迅速集聚。如果单纯依靠政府力量,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以固安产业新城为例。固安县政府和华夏 幸福也都清楚认识到,PPP项目要成功,政企双方必须构建一种既“亲”且“清”的伙伴关系。因为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作为利益共同体,双方都得谋大局,不能各自揣着“小算盘”。

政企双方用“契约精神”取代了“身份观念”,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通过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资源要素价格的干预,清晰界定了政府与合作企业各自的责任和利益边界,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率最大化和最优化。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固安产业新城的机制模式也在不断优化。从早期的固安工业园,到现在的固安产业新城,再到未来的固安创新城市,固安发展定位的每一次提档,正是源于以PPP为核心的机制模式驱动的产业不断发展、城市不断升级。

在这种“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运营模式下,开发区管理体系运转效率非常高。新企业入园通常一周内可以办完全部行政手续,园区企业遇到行政问题时,很快会有专业的服务人员来对接,并迅速解决问题。

固安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于洪武表示,目前,我国PPP项目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政企双方就像一起摸石头过河的两个人,互通有无比彼此猜忌走得快,相互扶持比单打独斗走得稳。

虽然PPP赚的是慢钱,但未必不是大钱。从固安可以看出,因为合作机制顺畅,PPP项目的外溢效应不断扩大,实现了政府、企业、百姓都受益。

以产为魂、以城为体——产业发展是核心

近几年来,到固安考察的各地来客终年不绝。这些考察团中,力邀华夏 幸福前往开发运营产业新城的地方政府自然不在少数。

华夏 幸福执行总裁赵威表示,公司的业务模式相继获得有关部门的认可,找上门来的地方政府也多了起来,政府看中的,正是在引进华夏 幸福之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他说,其中的核心在于产业发展能力。

华夏 幸福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归结为公司在产业新城的开发与运营中展现出来的产业发展能力以及公司打造的多个产业集群上,不仅实现合作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也为当地政府部门贡献了可观的就业与税收。

华夏 幸福组建了4600多人的产业研究和发展团队,坚持“全球技术—华夏加速—中国创造”的创新链条,聚焦十大重点产业,在合作区域打造创新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华夏 幸福在产业发展上坚持创新驱动,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全球技术—华夏加速—中国创造”的创新发展战略,建立“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产业新城”的产业培植链条,通过孵化器、校企合作平台、研发机构等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在产业新城落地开花结果。

龙头企业是形成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条、扩大区域产业影响力的基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资本、资源、市场等层面的优势,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华夏 幸福通过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吸附和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群集聚,逐步构建产业平台生态系统。

“华夏 幸福产业发展团队大约有4600人,由不同能力的团队构成,以华夏 幸福产业发展集团为主,还包括了战略合作伙伴太库科技、火炬孵化、伙伴地产、康威国际,这些板块在整体的产业发展能力上相互补充和促进,由产业发展集团统筹,形成整体联动。每一个业务板块的功能定位和主导方向不一样,这就形成了很有效的互补。”赵威解释说。

比如,太库科技重点在科技创新高地,如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等地,布局创新孵化器,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未来大的技术趋势,拥有极强的前瞻性。产业发展集团则更强调项目的落地性和可执行性。另外,苏州火炬孵化则专注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园区建设,弥补华夏 幸福自身在科技小微企业方面偏弱的招商能力。而位于深圳的伙伴地产则长于工业地产领域,康威国际在企业的全球选址和产业转移方面积累了庞大的数据基础。

此外,华夏 幸福还深度理解客户需求,依托遍布全国的产业新城,为企业提供综合性多点选址、专业化载体建设和多元化产业服务,有效保障企业在产业新城落地。

“公司持续助力已签约区域的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固安产业新城、嘉善产业新城、来安产业新城等多个签约区域上半年完成多家企业签约落地,产业集群初见成效。”华夏 幸福表示。

为破除传统的产业新城发展通常遭遇的“睡城”“空城”问题,实现真正的产城融合,华夏 幸福认为核心是要解决“人”的因素。

专家指出,上世纪90年代及新世纪初,国内园区普遍经历过“捡到篮子都是菜,只建厂房不考虑别的”这一粗放的发展阶段,随着引入企业的层次逐渐提高,各种问题随之显现,最明显的就是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所导致的产城掣肘。典型的莫过于“潮汐运动”,白天园区热热闹闹,晚上死气沉沉,教育、医疗、娱乐、购物等“宜居”功能缺失,致使引来的人才又“孔雀东南飞”。

华夏 幸福坚持把“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系统化发展理念落地,不仅重视“产”,也重视“城”,更重视“以人为本”。

比如在固安,从规划起步,园区提出“公园城市、产业聚集、儿童优先、休闲街区”的理念,以提升人的幸福感为出发点,打造“未来城市试验区”。

异地复制——从固安到全球

固安产业新城的成功实践,带领华夏 幸福将产业新城的异地复制脚步快速推向世界各地。截至今年6月,华夏 幸福的事业版图已遍布全国11个省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据华夏 幸福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固安、大厂、怀来等京津冀城市群区域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同时,产业新城异地复制成效渐显,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势头强劲,在京津冀以外较先进入的杭州区域和南京区域已跻身公司业绩增长极,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物流电商等产业集群已较成规模。嘉善区域和来安区域分别作为两大区域的核心,新增签约投资额增长迅速。

此外,华夏 幸福将海外发展战略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紧密结合,一方面,布局“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和区域,发挥在产业新城开发运营方面的优势,打造“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帮助所在区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整合国内外产业资源,进一步释放平台聚合效应,致力于搭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综合平台,助力公司产业新城模式获得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对华夏 幸福而言,产业新城异地复制既要保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在不同区域体现不同的产业特征,关键就在于前期的研究规划。

在华夏 幸福的语境里,复制仅仅局限在“产业新城”这个大的业务范畴上,复制的是产业新城的规律性的内容,但每个产业新城都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所聚集产业也各不相同。

据了解,华夏 幸福一直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在产业新城开发建设之前,通常会花费几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对区域进行规划研究。有时候,华夏 幸福甚至会花费几年时间对一个项目进行研究规划,确保每个产业新城既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也符合华夏 幸福打造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比如,在2002年签订协议开发固安工业园区后,公司用了3年时间,聘请罗兰贝格、麦肯锡等9个国家40多位著名规划大师,对园区及产业进行精准定位和前瞻性规划,最终确立了“产城融合”整体开发机制,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产业规划等共计300多项。一套规划图,最终花了3000万元。

也正是这几年的研究规划,华夏 幸福得以借鉴德国、新加坡等地园区先进经验,集全球智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让固安园区赢在了起点上,也为区域往后发展带来想象空间。

具体到各个区域上,每个区域要发展哪些产业,打造哪些产业集群,都由区域的具体环境来决定。

比如,在北京往东延伸的大厂影视小镇,其定位是打造影视行业的全产业链集群,囊括了影视人才培养、创意策划、前期拍摄、后期制作、放映、市场发行、IP衍生等全产业链条环节。

华夏 幸福的考量是,北京从中轴线往东,沿线布局了大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传媒集团、高校,北京也是影视人才聚集的地方,这就带来了公司在影视行业布局相关产业的机会。华夏 幸福为此在大厂影视小镇一期打造了3个高端的专业摄影棚,进而吸引更多的影视工作室和相关企业入驻。

从区域考察,根据自然、历史、地理特点挖掘其价值,到谋划产业新城的产业发展方向、导入适宜的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再到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以及民生保障体系等等,每一步的工作量都相当大,不仅要付出科学而艰苦的努力,而且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

华夏 幸福正用实践不断证明,产业新城在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性。期待不久的将来,产业新城能给更多区域带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