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首师大学者热议 北京如何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2017
10/16
15:57

原标题:首师大学者热议 大国强国之都如何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近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关于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阐述,市委领导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引起了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和学术研究界热烈讨论。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长期关注首都文化建设,提出的许多政策建议受到市委市领导及有关部门重视。为了更好贯彻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委领导重要讲话精神,文化研究院近日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专题研讨,就北京在中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建言献策。

要形成与时俱进的文化辐射力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刘新成教授认为,《总体规划》中有关文化中心建设的部分鼓舞人心,标志着“建设”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北京是历史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但这些都是打造文化中心的条件,而不会自动生成文化中心。“中心”的内涵是动态的引领,需要着眼于当代中国,这不仅意味着引领全国文化,而且要有世界影响,要有与时俱进的文化辐射力。全国文化中心存在于建设之中,建设正在进行时。

刘新成表示,北京的文化中心建设需在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四位一体的结构中考量。具体说来,在公共文化资源分配上要更加讲政治,凸显公平正义原则;在国际视野方面,更有包容外来文化的胸怀,更具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在展示形式上,更加鼓励文化创意,生动体现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同时,刘新成十分期待北京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既弘扬炎黄子孙的优秀传统,又彰显中华民族的当代辉煌。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是文化部公共文化建设研究基地之一,基地主任、特聘教授祁述裕认为,创新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灵魂和关键所在。北京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文化形态多样,产业种类繁多,市场潜力巨大,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要把这些存量优势转化为增量优势,更大限度地发挥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辐射作用,对全国文化建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关键在创新。

张翔副研究员认为,北京成为全国文化中心,有长期的历史基础,尤其重要的是,近代以来的先辈们在这里创造了新的文化,为共和国奠定了文化基础。在中国走向复兴的新时期,全国文化中心也需要形成一种足以促进中华文明复兴的新文化。这需要更为深入地认识历史文化尤其是二十世纪文化中的那些创造性要素,它们凝结在北京的历史建筑、遗址和浩繁文献中,包含着当代世界发展的另外的可能性。

蒋璐博士认为,新规划中的“一核一城三带两区”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目标做出了较为立体的诠释。一直以来,北京定位为全国文化中心比较明确,对于何为全国文化中心和怎样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这次新规划提出的八个字,包含了比较全面的文化内涵。

符鹏副研究员认为,目前落实北京的新规划,面临着两个挑战,一是如何建立可操作的项目方案,既照顾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又平衡不同类型方案的利益诉求;二是如何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整合不同部门的利益和职能,通过共同决策的方式保障建设方案的整体落实。

应拓展历史名城保护的视野

对于历史名城保护,张翔认为,需要重视从亚洲乃至全球的角度梳理北京文化遗产。自宋辽时期开始,北京便是东亚地区的中心城市,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更是全球中心城市。与此相关的历史文物及遗迹的保护,可以成为北京在文化领域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

符鹏认为,应该用整体的眼光来看“三带”的保护,其中包括自然生态,古代名胜,还包含近代以来的历史遗迹、红色遗产以及工业遗址等。在他看来,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曾经是北京城市规划的薄弱环节。目前的规划中,这个问题得到重视,但在具体的理解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北京有庞大的工业文化遗产需要进行认定、归类和保护。各区需要在大规模调查认定活动的基础上,联合各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

陈国战副研究员认为,建设“三个文化带”,可以将旅游景“点”扩展成“带”,打造北京旅游新名片,有利于疏解北京热门景点的旅游压力。以长城为例,每年长假期间,八达岭长城都会出现摩肩接踵的景象,北京域内的其他长城则少人问津。实际上,除八达岭为国家5A级景区外,还有4处国家4A级景区,另有十余处景点已开放。

在蒋璐看来,“三带”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于一体,其建设应注重文化内涵挖掘,避免过度旅游开发,否则容易形成同质化的文化景观。“三带”建设需要严格控制开发规模,注重当地生态保护。同时可以更多地建设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让当地居民充分享受到文化建设带来的回报。

应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空间的供给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北京市文化建设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祁述裕教授表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要做到两手抓:一方面,要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动力,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活力,为公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产品;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通过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合作、志愿者服务等多种形式,更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蒋璐认为,建设示范区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有效方式。最近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意见》,为示范区设置建设标准,通过考核推动落实,可以激励各级政府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还应积极采用“菜单式”、“订单式”、“点单式”等服务方式,深化法人治理结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等文化体制改革,形成高效的服务体系。

陈国战认为,目前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突出挑战是公共文化空间的匮乏。近年来,“广场舞”、“暴走团”之所以接连引发社会热议,呈现了公共空间不足的状况。当前社会公众缺乏的不是文化产品,而是文化空间。有关部门对北京新规划的批复也要求“建设高品质、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北京需要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从侧重文化产品的供给转向更加注重公共空间的打造。

郑以然博士认为,北京一直大力发展全民阅读,综合阅读率、纸质图书阅读量和数字阅读率三大指标都居国内领先水平,这有赖于民营阅读机构的遍地开花。日前,市委领导强调,要重视实体书店建设,尤其鼓励民办。众多的民营书店和图书馆有很多优势,例如开馆时间长,书籍更新快,环境好,能适应顾客个性化需求,打造丰富的阅读讲座沙龙活动等等。政府可以对这些阅读机构提供更多政策倾斜,比如税收减免、房租补贴、购书优惠等。

张翔认为,社区公共图书馆的配套应该成为北京市各区公共文化建设考核的关键指标之一。相对于伦敦、东京等世界级大都市,北京市社区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与图书供给仍有差距。北京市亟需在这方面迎头赶上,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以政策创新助推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建设

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数字创意产业体现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的重要抓手。陈国战认为,北京要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应该在产业政策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口径不一,这导致各地区的数据缺少可比性,不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受到许多产业以外因素的制约。北京需要在产业政策创新方面先行先试,才能真正发挥引领全国的作用。

北京的互联网教育行业发展位于全国前列,拥有“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等大型孵化基地。郑以然认为,互联网教育企业在北京获得执照的门槛比较高,审批时间比较长,而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具有国际化和分秒必争的特点,过长的审批时间可能直接让一些小微企业在与国外同行的比拼中处于劣势。

办好为首都文化建设出谋划策的高质量智库

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众多高校在北京形成了一个互相激荡、充满活力、具有国际视野的思想文化场域,出现了越来越多为首都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添砖加瓦的智库。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表示,中央和北京市委对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部署,为高校的智库建设和决策咨询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激励和启发,高校在积极参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而且激发了不同学科研究者的文化创造力。

她表示,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布局立足北京,以聚焦北京发展作为特色,近年来在建设服务北京文化发展的高质量智库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例如重点扶持了一批关于北京文化发展的研究课题,涌现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首师大将继续整合多学科的优势和研究力量,加强在历史名城保护、三个文化带建设、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政策研究,为北京形成对全国和世界的文化辐射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