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张守营
“北京市人口结构继续优化,常住外来人口开始由增转减。”日前,由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共同发布的《社会建设蓝皮书:2017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2017年,北京市有可能首次出现人口减少的转折点,人口增长势头将彻底扭转。
常住外来人口首次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蓝皮书指出,2016年,北京市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治理“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为目标,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和产业,有效带动了人口调控、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等治理城市问题。调查显示,居民对北京市社会治理评价总体良好,满意度明显提升,73.6%的被调查者对社会治理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比2012年提高6.8个百分点。
蓝皮书指出,2016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7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万人。其中,全市户籍人口136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7万人;常住外来人口807.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7.2%,比上年末减少15.1万人。值得注意的是,常住外来人口在2016年首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实际上,自2010年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量和增速逐年递减。2010年之后,人口增量逐年递减。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人口增速进一步下探。2016年,新增人口仅有2.4万人,增速近乎停滞。这表明,过去几年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的人口调控效果逐渐显现。
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教授戴建中认为,外来常住人口减少说明北京市人口调控政策取得了成效,但统计表明,外来人口中有三成以上大学毕业生,应该避免此类人才大量流失。
戴建中表示,北京应该抓住人才调控的契机,一方面着力发展高端产业,以业引人,吸引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要持续发展好第三产业,据统计六成外来人口从事服务业,要避免因外来人口减少给市民生活造成困难。
戴建中还提醒,北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还没有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重要原因就是大量年轻外来人口的“稀释”。人口调控可能会造成老龄化程度加剧,带来养老问题,人口调控特别需要加强科学化、精细化,有针对性。
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明显,收入总体水平不高
蓝皮书指出,21世纪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发生了重大结构性变化,因北京和周边省份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势差,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流入北京谋生,而且劳动力年龄人口占80%左右。但是,规模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或劳动力年龄人口却以初中学历为主,低于2000年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平均受教育年限的10年和2010年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平均受教育年限的11.5年,劳动力年龄人口素质亟待提升。
蓝皮书指出,流动人口家庭化趋势明显,以核心家庭为主,在家庭类型中所占比例达到80%左右。一方面,流动人口家庭化特征可以减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不良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流入地公共服务与管理的压力。同时,根据流动人口这一特点,在制定社会政策的取向上,应逐步从以往关注流动人口个体发展向关注流动人口家庭能力提升方面转变,提高流动人口适应能力、融合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在京流动人口收入逐年增加,消费结构逐渐优化。但是,受相关政策影响,在京流动人口收入总体水平并不高,而且随着房价、物价上涨,消费支出中用于居住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比重将不断增加。
从城乡和区域结构看,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虽然在京流动人口中农业户籍人口比例下降,非农业户籍人口比例上升,但是农业户籍人口仍占六成以上。因人口政策调整,可以预见,在京流动人口将以圈层的方式逐渐向城市边缘地区迁移。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的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近50%,这需要北京在人口调控与疏解方面发挥“内功”,同时更需要这些人口流出大省加强经济社会建设,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流出人口回流。
从统计数据上看,流动人口就业结构与北京整体产业结构基本是“相互匹配”的,但是占大头的第三产业就业质量不高,大多集中在非高端的服务行业。
从居住和社会保障方面看,在京流动人口居住条件尚可,约六成租住私房、一成以上拥有自主产权房、一成以上由单位/雇主提供免费住房。但是,房价上涨助推房租价格上涨,会给雇主以及雇员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居住支出将成为在京流动人口主要经济压力。近年来,在京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结构不断优化,参保率有所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升明显。但是,由于政策的倾向,加之流动人口的非正规就业特征,在一段时间内,在京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参保率将不会有太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