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发布
2017
05/24
15:19

2017年5月22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区域蓝皮书新闻发布会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区域蓝皮书主编赵弘代表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2017》(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指出,在京津冀区域规划建设“微中心”必须摒弃三地行政区划的限制,进行统筹规划与推进建设,全面增强“微中心”对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疏解的吸引力。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北京治理城市病也必须跳出北京,站在更大空间范围内,通过非首都功能疏解,实现城市功能的分散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集中承载地和“微中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首要任务就是要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

“从进一步完善首都圈空间格局角度,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微中心’建设,打造若干个承担养老、专业医疗、产业化等特色功能的‘微中心’,是集中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有益补充。那么‘微中心’该如何选址?如何规划建设?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现实课题。”赵弘表示。

《报告》认为,“微中心”的选址应充分结合京津冀发展现状,立足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现实需求,选址区域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微中心”与北京中心城要保持合适的空间距离,建议在40-100公里范围内,以满足“微中心”与中心城之间“一小时通勤圈”的需求;二是“微中心”的规模要适中,具有集聚增量资源的可开发利用的空间余量,建议规模面积20-3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20万人以内;三是“微中心”的选址区域要具有发达的交通条件,近期能通过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与北京中心城区实现便捷的联系,远期最好具备规划建设专用市郊铁路的条件与可行性;四是“微中心”的选址区域要有较好的特色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且与北京有较紧密的产业联系。

“建议选择在那些特色产业基础较好,或者已经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重大项目的区域,优先考虑规划建设‘微中心’。”赵弘介绍说,“我们认为‘微中心’建设要分阶段、有重点的推进。”赵弘指出,近期,在京津冀区域规划建设的“微中心”数量不宜过多,建议近期规划5-6个重点“微中心”集中打造,尽快形成设施完备、特色鲜明、产城融合、专业化发展的非首都功能集中承接地。远期,可结合京津冀整体空间格局的优化以及城市群内优势产业链发展的需要,规划建设第二批乃至第三批“微中心”,最终形成以北京为核心、多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特色功能的“微中心”共同簇拥下的京津冀大都市圈格局。

对于京津冀区载的“微中心”该如何规划建设,《报告》也明确提出建议做好顶层设计,高标准编制“微中心”建设规划;加快基础与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微中心”综合承载力;探索体制机制与政策创新,健全“微中心”建设保障体系等

“例如,在顶层设计方面,我们建议在京津冀区域规划建设‘微中心’要借鉴日本等国外经验,建议由京津冀三地政府及国家住建部、国土部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联合成立京津冀区域‘微中心’建设推进委员会,统筹指导‘微中心’的开发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赵弘如是说。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