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津、冀政府瞄准北京外溢产业
2016
04/11
15:17

人民网讯 随着政府打造京津冀超级都市圈的计划不断深入,北京陆续外迁的产业正在吸引着来自河北和天津的庞大需求,当地政府希望引进北京的外溢产业,以此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天津西青区是此中的一个代表。上周五,当地政府率领一个招商团队在北京举行推介活动,意欲承接北京企业转移落户西青开发区。

据政府人员介绍,西青开发区致力于开拓布局区域内的目前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配套、生物医药、个人高档护理品和机械制造为代表的五大主导产业,正在积极培育互联网+、大健康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并对以楼宇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进行逐步完善,着力构建“5+2”模式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西青区政府官员称,到目前为止当地已经引入了31个国家和地区的1985家企业入驻,总体吸引资金230亿美元。

尽管京津冀一体化的提法已有十数年之久,但在此前步调不一的规划逻辑上,京津冀各地的发展速度参差不齐。国家为此在2014年将京津冀一体化正式提上日程,以此作为国家战略进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及,要建造以北京为核心的世界城市群。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显示出国家意欲打造国际级的城市集群,以协同多地经济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拉昌表示,从全球的发展状况来看,目前共有全球城市区域44个,这些全球城市区域占到了全球经济总量的65%,占到了全球创新能力的85%。因此他认为,世界上的全球城市区域对整个的世界经济应该说起着主宰的作用。

吕拉昌在“汇智赛达 共赢京津”西青开发区推介会上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的城市定位,给予了天津和河北获取北京外溢产业的机遇。根据规划,天津将被打造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的国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的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吕拉昌说,产业转移现在风起云涌,成千上万的项目从北京向河北、向天津转移,当地政府要从产业整合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承接北京外溢产业,一个是考虑产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另外则是能不能做到产业的横向整合,产业链某一环节与多个企业整合,形成集群经济。

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张寒冰称,西青区最说得上来的就是其是一个规范的、国际化的、专业的开发区,在这里企业关心的问题,就是政府关心的问题。

“我们给企业提供的服务都是让企业发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使我们开发区和企业站在一起。”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