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去年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2016
03/04
15:15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三地经济结构也日趋优化。昨日,北京市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去年京津冀三地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69312.9亿元,占全国的10.2%。值得注意的是,发展经济的同时,三地通过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大对燃煤、黄标车等的治理力度,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等数据出现下降,去年PM2.5平均浓度降幅达10.4%。

具体来看,京津冀三地的三次产业构成由2014年的5.7:41.1:53.2,调整为去年的5.5:38.4:56.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显著提升。其中,北京金融、科技等行业增速均超过10%;天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八大优势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2%;河北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也保持较快增长。

与此同时,京津冀三地继续加大产业对接力度。一方面,北京加快推进不符合首都核心功能定位产业的退出,全年关停退出污染企业326户,拆并疏解商品交易市场57家。另一方面,天津、河北积极引进项目和资金,天津全年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项目860个,引进京冀投资1739.3亿元,增长16.5%;河北截至去年10月共引进京津项目3621个,资金2748亿元,其中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等一批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

针对渐成趋势的产业对接大潮,有专家提醒,津冀在接受产业转移时,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而应仔细“挑肥拣瘦”,既要通过承接北京外迁企业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又要立足长远,在生态环保上更为审慎,坚守绿色发展的底线,防止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京津冀没有放松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三地通过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减排。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