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服务贸易全速发展。据商务部统计,2014年北京市服务贸易总额1106.1亿美元,是“十一五”末年的1.4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5%,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18.3%,稳居全国前列。此外,网络零售额在“十二五”期间增长近16倍,已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产业升级的新动力和居民生活的新方式。伴随电商发展的是四大物流基地以及“最后一公里”服务网络的建成,让北京市的物流网络更加专业化与集约化。
2014年服贸规模是“十一五”末年的1.4倍
“十二五”期间,“北京服务”的影响日益扩大,率先在全国(内地)实现服务主导型经济,北京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的近1/5。
解析:2014年,北京市服务贸易总额1106.1亿美元,是“十一五”末年的1.4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5%,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额的18.3%,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1.13%,稳居全国前列。快速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形成,如《服务贸易“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另一方面,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已连续举办三届,国际影响不断增强。
13.3亿美元
2015年,邮政小包出口货物达13.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2.4%,居全国前列
225个国家
个人直购进口12.16万票,涉及225个国家
解析:2014年本市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北京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1.1%,比同期全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高32.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特别是服务贸易出口为推动本市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北京市新的对外贸易增长点。“十二五”期间,服务外包、技术贸易、文化贸易等体现首都文化、科技创新优势的重点领域,正成为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部分新兴服务领域在全国同行业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讯服务、保险服务、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的比重位列前三位,分别为72.05%、68.51%和46.25%,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五年间网络零售额增长近16倍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已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成为推动产业转型、提升生活品质的新动力。
2010-2015年,本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网上零售额由120亿元增至2016.9亿元,增长近16倍;占社零额的比重从2%增至19.5%。
解析:网络零售实现跨越式增长。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网上零售额实现飞速增长,这也为“十三五”营造了良好的基础与发展空间。此外,2015年,消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其中电子商务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015年四大物流基地营收近800亿元
四大物流基地
顺义空港 通州马驹桥 平谷马坊 大兴京南
冷链物流设施
全市冷库总容量达到100万吨,较“十二五”初期增长30%
物流服务网络
累计建成末端配送网点260余个,智能快件箱200余组,覆盖上千个社区及高校
解析:“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物流业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四大物流基地对城市运转的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营业收入由2010年的450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近800亿元。“物流中国”公共信息平台已服务京津冀区域近5万会员、100万车辆,物流业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北京商报记者 李铎 王茜/文 代小杰/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