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换
新闻
北京两会 城市发展启新篇
2016
01/28
16:11

原标题:北京两会 城市发展启新篇

2.jpg

又一年的北京“两会”如期而至,对于每年的“两会”来说,北京城市发展一直是不可或缺的话题。而在今年,此类话题则更接地气。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首都功能、保障房建设等一系列的关键词成为了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在这些新核心的勾勒中,未来新北京的“画卷”也逐步在民众心中展现。

■ 关键词

保障房建设

对于每年的两会而言,保障房一直被当做是民生工程,成为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在今年两会中,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过去五年,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立“以租为主”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100万套,完成8.3万户棚户区改造和6562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而按照规划,2016年北京还将抓好安置房源对接,完成3.5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建设筹集保障房5万套,加强保障房建设和使用管理,加大货币补贴政策实施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多种方式解决群众住房困难。

京津冀协同发展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落实、加快推进的关键之年。协同发展为北京、天津、河北带来的全方位、历史性变化正在日益显现。

今年,北京将着力抓好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重大项目。一是加快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二是加大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力度;三是加强产业转移和对接协作。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发布修订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累计1.3万件;关停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1006家,退出低端市场228家。大力实施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工作方案。其中,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正式上报,京昆高速北京段建成通车,北京新机场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一批重大区域生态工程顺利推进,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等合作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京津冀通关一体化成效显著,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合作有序开展。

此外,在今年的“两会”上,北京市发改委也透露: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卡试运行,首批共开通运营139条线路,连通了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廊坊6个城市。

优化首都功能

作为今年两会北京城市发展的又一关键词——优化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未来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为此,北京将认真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落实“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机制,优化调整区域功能定位,构建平衡协调发展新格局。

按照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北京将推动老城功能重组。强化核心区政治活动、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等高端服务功能。制定更加严格的机动车使用、人口增长、企事业单位规模等管控措施,加快退出低端业态。落实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提升方案,强化资金支持,推进老旧城区平房院落修缮改造和环境整治。优化老城用地结构,统筹利用疏解腾退土地,实现减人增绿,切实降低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防止功能和人口过度聚集。

与此同时,北京将加快市行政副中心建设,今年将完善市行政副中心规划方案,加快行政办公区起步区建设,确保到2017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部分迁入,带动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及公共服务功能转移。同时着力抓好顺义、大兴、昌平、房山等新城建设,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和功能完善,积极承接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其他新城要适度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重点吸引科研、教育、医疗机构入驻,带动所在区域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 数说报告

10个

2016年,全力做好2022年冬奥会筹备工作,确定10个新建场馆招标和设计方案,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冬奥会市场开发。

400公顷

2016年,新建城市绿地400公顷,提高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新增造林16万亩,完成山区森林健康经营60万亩。

1500万平方米

2016年,持续开展“拆违打非”,年内拆除违法建设1500万平方米。

5万套

2016年,抓好安置房源对接,完成3.5万户棚户区改造任务。建设筹集保障房5万套。

■ 声音

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更要有所作为

北京市人大代表

首开集团

党委书记

董事长

总经理 潘利群

未来的经济形势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特别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都会对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为房地产企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在中国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各个行业都面临着转变发展思路的问题,首开作为一家在北京已经辛勤耕耘了35年的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全行业转型大形势。

为了准确地把握当前的市场形势,首开集团在2015年下半年提出了“城市复兴官”的战略,这也是整个集团经过研究市场的发展、研究形势的发展,同时也是对研究企业自身发展历程经验进行总结后所提出来的一个愿景。

首开集团将积极参与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甚至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同时扮演好“城市复兴官”这样的角色,也希望能够作为这一类国家战略的先导者。应该说这样一种想法,是出于企业当前对形势的判断,对企业自身优劣势的判断,所选择的一种转型的方向。

对于北京市“十三五”的发展,作为一位房地产行业的从业者,更作为一名普通的北京市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按照“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使北京能够向着更加宜居之都这个方向去发展,让北京不断地向中央要求的四大功能中心靠拢。从个人切身体会,也更希望房地产行业能在未来的北京和首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当中,在重大民生当中为北京做更大的贡献,也让企业能够有更大发展。

为创业人搭建全要素孵化平台

北京市政协委员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专家顾问

优客工场创始人

董事长 毛大庆

国内经济发展到当前,中小企业很重要。今天大国企、央企等已不能解决众多人口的就业问题,而中小企业却可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充分调动全社会创新的力量,又可以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但要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和能力,这就需要为其提供全要素孵化服务。目前,优客工场为平台上共同创业、共享办公的这些人群通过互联网手段帮他们搭建大的平台社区,这个是企业下一步的主要的规划。

未来,创业服务业为创业者提供的服务应当是全要素的,这种全方位的专门为创业者服务的模式在以往商业模式中是没有的,它将保障创业者能更有效地实现创业梦想,进一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开展,同时提高民众就业率,配合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然而,全要素孵化平台的形成,无法完全从创业服务业自身平台产生,需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例如针对智能硬件和科技产品企业,从专利转化、软硬件设计、市场化调整、融资、实体化样品、批量生产,一条产业链的贯通,需要从科研机构或高校、软件设计企业、市场或商业导师、投资人、生产线诸多方面对相关工作进行扶助。为此要与高校、企业、行业导师、投资人和生产厂家等进行分享式合作,将不同的资源整合到同一个平台上,使相应的服务对象获得自身无法整合的整个产业链的接续服务。但相应的各方面关系,需要政府和社会为服务业平台牵线和辅助推动,以便丰富与完善创业生态,实现创新型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本报记者 徐楠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